English

苏州论坛成果

2010-06-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论坛主办方在评价这次论坛的成果时,做了这样的概括:

结论之一:文化遗产保护,既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政策措施和手段。虽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具体行动和保护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

,建筑和人文景区等物质文化遗产更多依赖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而像京剧、歌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依赖特定文化生态的滋养。这两者归根到底都必须返璞归真,从提升民众日常生活化的嗜好和审美情趣入手,否则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将失去其遗产的活态性和生存基础,沦落为历史遗存,而失去历史文化遗产的桂冠。文化遗产保护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对其存在前提―――文化生态,进行深入修复和架构。

结论之二:文化的多样性,是城市内外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样态,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本来面貌。从跨文化交流与城市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中,我们认识到保证和繁荣文化的多样性,对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居民心灵境界和幸福指数,极为重要。正如世界充满着风情活跃的民主一样,城市中也存在信仰多种价值、多种文化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默默融合成城市文化创造的源头活水。一座城市既有横向文化,也有纵向文化。从横向来看,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本土与外来之间,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纵向来看,现代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旧养新、新旧交融,迸发出新的活力。城市文化在纵横交错中不断演进,并显示出多样的繁荣。城市多元文化繁荣,显然不局限于自身,与其他文化互动也异常重要。

结论之三:无论保护文化遗产还是繁荣多样文化,都需要文化的继承、演进与创新。需要在适宜的文化生态中推动文化产业成长。通过创意产业积极创造历史城市的文化身份,已经不仅仅是文化命题,更已经成为经济命题。城市的生长、繁荣,需要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而城市也承担着一系列相互交错的功能,它们既是社会包容与融合的载体,也是经济发展驱动力、知识和革新中心。文化产业作为承担着满足人的精神体验和推动经济成长的双重功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进程中,作用日益凸显。未来政策重点,资源配置应当更加关注城市文化发展的创意要素,及时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鲜要素、新鲜现象归纳出来,实施创造性的创意计划,并从更广阔的领域加以推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