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第1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这个日子警示人们不要忘记不久前由于荒漠化和干旱引起的浮尘蔽日、黄沙满天的沙尘天气,警示人们重视土地受到沙漠侵蚀的现实,提请人们对土地不断减少的关切。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目前,全球有110多个国家、共10亿多人正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有1.35亿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
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
荒漠化占国土面积近三成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说,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分布于18个省、区、市,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全国有4亿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胁,贫困人口的一半生活在这些地区。全国有5万多个村庄、1300多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数以千计的水库、5万多公里的沟渠常年受荒漠化影响。
土地荒漠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之一。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由于其影响,这些地区与内地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60%的国定贫困县分布在这个地区,形成了“荒漠化――贫穷――荒漠化加剧――更贫穷”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区域发展失衡,人们心理失衡。
荒漠化地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5590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有100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沙化,每年损失粮食300多万吨。据专家分析,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荒漠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国家生态安全。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我国共发生特大沙尘暴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1993年的特大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大部,沙尘暴过境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并严重影响华北、华东地区的航空交通和京津等城市的空气质量。自2000年以来,年均仍发生沙尘暴、强沙尘暴9次。荒漠地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荒漠化治理,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拓教授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将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带入了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推动、法制促动的快速发展新阶段,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
刘拓介绍说,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有效治理沙化土地近百万公顷,一些地方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各级政府先后在财政投入、权益保护、生态补偿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中,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创造出了“五带一体”铁路防沙护路林建设模式,固阻结合的沙漠公路防护体系,小林带窄网格的防护林模式等100多套技术模式;形成了涉及生物、化学和工程等多方面、多学科的1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初步构建了以防为主、生物技术为主、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初步解决了植被保护与复壮、节水灌溉以及铁路、公路防沙等技术问题。
生态经济谋双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片片沙地变成了处处绿洲,人们用血汗浇灌出的绿色不仅阻遏了漫漫黄沙,还开始出现了人进沙退的逆转。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全国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的林草植被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沙化严重的西部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9.03%提高到现在的12.54%。近五年来,荒漠化面积年均减少7585万平方公里,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逐年减少,局部地区沙尘暴由过去的强加强区变为弱加强区。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与启动时相比,土壤风蚀、水蚀5年净减少1.96亿吨;地表向大气释尘净减少495万吨;植被固碳增加了1068.3万吨,相当于多吸收二氧化碳3917万吨。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比多年平均量减少3亿吨左右。
――三北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陕、甘、宁、内蒙古、晋、冀6省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7921平方公里,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逆转。
防治荒漠化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生态旅游等产业不断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益拓展,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沙区农牧民每年人均从防沙治沙中获利230多元。近20年来,被称为西部经济新支点的沙产业建设项目已达1万多个,累计为国家带来利税100亿元。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负责人评价说:中国是世界上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堪称世界楷模。
当然,中国土地沙化形势目前仍十分严峻。沙化危害依然突出,局部扩展依然严重,治理难度依然很大,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人为隐患依然较多。全国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
图为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农民在沙漠里扎草方格(3月30日摄)。宁夏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包围,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风沙进入祖国腹地和京津的主要通道。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