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永远是土壤和根基
原生态的歌舞集《云南映象》,以云南土生土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基础,100多人的演员队伍中,70%以上是世居山寨的“土演员”,他们把来自混沌洪荒时代的民族文化带到了现代舞台,引起了现代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共鸣,在高雅的舞蹈艺术市场创下了一场演出收入超过60万元的纪录。
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对于刚刚兴起的中国文化产业来说,积淀深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和根基,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实基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性不断加强,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当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使文化要素从边缘地位逐步上升到中心地位。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本钱”。但是,我们不能只守着一座金灿灿的文化资源宝库,而应有把文化发展转化为产业,把文化需求转化为市场机制的意识、勇气和能力。
我们必须承认,将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体上和文化市场、产业资本、产业技术和产业人力资源等文化产业要素进行匹配,形成产业链和规模化的产业效益,存在一定难度。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消费市场和现代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要素,并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现代产业的核心是资本,我们的文化产业缺少的不是资本本身,而是引进资本的创意,有效对接传统文化和现代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就是自主创新的能力。
当今文化产业的消费与影响具有全球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谁拥有个性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最先进的传媒,谁就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主动权。发达国家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不仅对我国民族文化产业造成巨大压力,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也随之移植,危及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安全。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建立起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话语权,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准确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没有特色、没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在市场上是缺乏竞争力的,而这种特色要得到认可,就必须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从送出去到走出去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听觉习惯和审美特色,我们会有所依据地选择不同曲目。”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认为,抓住国外观众的听觉习惯,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才能真正受到欢迎。现在中央民族乐团到世界任何国家去,都可以拿出3到4套不同的曲目。
蔡尚伟(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民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根本,是彰显国家文明程度、标志国家创新精神、体现国家对人类文明体系贡献力的不二环节。外来文化则是丰富、发展民族文化的营养。
应该坚持“民族文化为本,外来文化为用”的原则,与时俱进,吸收民族文化合理内核,综合外国文化积极因素,直面人类共同议题,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这样才能以更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同时抵抗客观存在的外来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渗透,以更全面、更丰富的民族文化产品为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作出独特的、有力度的贡献。
在国内文化市场,民族文化总体来说占据着优势地位,基本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在国际文化市场方面,我们的份额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总体地位,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力很不相称。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很快,但多为初级产品,高端文化产品出口相当少。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近年版权贸易逆差在7.5:1左右。“走出去”的骨干力量还无法与国外文化集团相抗衡,加上“走出去”的时间还不长,对国际文化贸易规则不够熟悉,文化贸易摩擦又呈上升之势,增加了“走出去”的阻力。
当然,我们对发展的当代的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梳理还不全面,对国际文化消费心理的把握还不到位,对国际文化前沿的了解还不深入,站在世界的、时代的高度超越外国文化的勇气和魄力还不足,能够妥善把握民族文化与外国文化关系、具有较强文化原创能力的文化人还不多,这是影响我们文化走出去的更重要因素,值得我们所有人更加重视,群策群力,以“举国体制”加以解决,使中华文化能够真正“走出去”,被人邀请、被人需要、被人渴求地“走出去”,而不是简单地“送出去”。
建议全面清理和构建面向世界、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国价值观,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并且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和模式,破解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匮乏难题。这是关乎中国文化发展的百年大计。
在“走出去”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
说起中国歌剧“走出去”的经历,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感慨:“其实现在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歌剧并不了解。比如2008年1月剧院到美国巡演的时候,有观众看完我们的演出说,以前一直认为中国歌剧是下里巴人,现在才知道,原来中国歌剧也这么高雅。所以,我们‘走出去’的任务还很艰巨。”
顾江(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表现为文化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附加值偏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对我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在满足本国国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弘扬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何把握市场准入度,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成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和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的双重命题。
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但要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集聚实力企业,生产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文化精品,还要解决“谁走出去”、“走到哪里去”和“怎样走出去”这三大问题,即贸易主体、区位选择和出口路径的问题。
谁走出去?除了通过文化企业在境外建立大型文化出口基地,还要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它们与国外文化企业以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组成跨国战略联盟,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此外,还要精心打造文化品牌,积极推介中外优秀剧(节)目招标活动和文化产业项目。
走到哪里去?文化的对外贸易涉及文化传统的相关性、文化心理的相容性以及政策限制等问题,文化产品和服务往往首先进入地缘相近或者文化传统相近的国外市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应立足本土市场,然后利用文化亲和力,向东亚文化圈输出,随后以东亚、东南亚市场为跳板,进军欧美市场。
怎样走出去?通过缔结友好城市、互办文化周、政府组团、民间交流、商业演出、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如利用“世博会”、“奥运会”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等行业产生的先期效应和后发效应,拓宽市场。鼓励国外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文化贸易的投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加大对文化贸易出口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