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HR(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总是抱怨招人难,但同时,大学生找工作难又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摇着头叹息。
2009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以611万再创新高,比11年前的
在以“就业、民生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以一份研究报告试图破解中国的就业难题。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位国内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人力资源和薪酬管理专家直言:“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仅仅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数量背后的就业能力不足。
中国就业问题的复杂程度令人眼花缭乱。张小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十二五”期间,我们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将达到2500万人,而我们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是900万,另有自然减员300万,因此每年的供求缺口将达到1300万。
再看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2011年将达到 643 万,2013 年667 万,2015 年为691 万,青年就业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转移就业、青年就业、农村转移就业“三碰头”;危机时的大失业,复苏后的大缺工,春季农民工招工难,夏季大学生就业难交错出现;总量与结构矛盾并存,城与乡矛盾撞击,新与老矛盾并发。我国就业的特点使就业问题的复杂程度令人眼花缭乱。
就业困局凸显就业能力不足
2005年,麦肯锡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中国的人才悖论:尽管中国毕业学生数量巨大,但中国面临人力资源障碍!
麦肯锡称,中国每年新培养出约1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然而,他们中只有约16万人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要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
200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而从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看,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
专家解读――
曾湘泉:在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双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尽管工作职责对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等硬技能,以及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应用层软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事实上,责任心、成就动机等修炼层、天赋层的软技能在工作场所的重要性正越发显现。而恰恰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和企业需求上,二者存在极大差异。比如,企业认为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最重要,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监督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性最低,而在校本科生则认为,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最重要。当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软技能,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时,学生依然认为,这些能力的重要性远低于知识、外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
专家论点――
由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现实中较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长期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缘何不高
教市场营销的没有亲历过市场硝烟,教汽车维修的没在汽车厂待过,这在中国的大学绝非新鲜事。据对国内三所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教师构成的研究表明,该专业教师大多直接来自高校,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当我们试图寻找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为何存在很大差距时,答案不言自明。
专家解读――
曾湘泉: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现行教育体制。
我国高校长期片面追求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思路,忽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是应用性技能人才,不重视学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重视概念、忽视实践,教师队伍构成不尽合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脱离企业实际需求,导致大学生理论脱离实际。调查发现,“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产学结合”是高校与企业共识的最突出的培养问题。由于教学活动围绕理论与书本,且不注重趋势更新,导致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后的眼高手低;与之相关的专业设置与实践脱节、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材知识陈旧落后等,也充分反映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
就业指导不健全,就业服务不完善,缺乏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学生与用人单位和对社会的对接。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高校很少关心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特别是一个大学生在求职前究竟应当具有什么素质和能力,并不清楚,因此,各种培养没有以企业就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同时,缺乏对非认知技能培养的重视和办法。
专家论点――
计划经济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根深蒂固,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体制必须走出严重滞后的桎梏,以富有实效的改革化解矛盾。
多管齐下提升就业能力
近年来,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接连出台并且强力推进,就业,这个“天大的事”已然成为全社会的事。为此,专家指出,从长远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深挖问题根源,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
从提升就业能力入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专家给出的药方是:
――高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阵地,改革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曾湘泉: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应吸取企业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并明确设定要培养的核心能力及指标;适应引入兼职教师,包括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与知名学者等;强化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协助学生建立“就业能力卡”,记录个人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成绩、实践经验等。
――对国民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规划,更好地培养全社会人员的软技能。
曾湘泉:从某种意义上讲,依靠各种各样的训练来实现软技能的培养更多只能针对个体,其收效范围也是小的,如果能从国家层面关注软技能的培养,起到的效果将会是巨大的。
从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应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投资,加大启蒙与早期教育投入,配备更优秀的教师资源,研究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将对下一代的软技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义务教育应该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和价值观塑造;高等教育更不能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应该采取更多的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提升就业中可能需要的各层面软技能。
――通过训练和实践强化就业能力培养。
曾湘泉:知识是学习,能力靠训练和实践。对大学生未来成功影响很大的个人素质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得到训练,一般的课程,都可以透过教学设计,使学习经验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的工具。
6月6日,两名大学生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招聘会上浏览企业简介。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