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来,坐下看青歌赛!

2010-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丽萍 我有话说

编者按

“青歌赛”,这是从1984年开始出现在中国音乐辞典里的一个新的缩略语。她的全称是:“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她是一个美丽的魔盒,一颗颗灿烂的音乐明星从这里飞出,点缀着中国的音乐星空。

她是一个奇妙而又科学的摇篮,孕育出中国音乐人才培养、选拔的新机制、新思路。

她又是一个新阶梯,为有音乐天赋的艺术人才搭建了一条通向成功平台的新通道。

如今,青歌赛已经进入了第14届,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她秉持正确的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做法,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思考。她给歌手选拔的方式和机制带来了哪些创新,对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她与种种荧屏选秀节目存在着什么区别,与偶像崇拜有着怎样的关联,她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思索和启迪?在青歌赛正在火热进行的时候,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对这一赛事的一组深度报道,以期与读者共同关注。

一首首时代的歌声,从这里飞出;一个个崭新的歌星,从这里诞生。

这是声乐的练兵场,这是欢乐的大舞台,这是梦想的展示地。

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树起了一道崭新的标杆。

当历时一个月的“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赛的帷幕徐徐落下,五轮总计25场的激烈比拼还让人们回味无穷之时,更为激烈的个人赛也已经开锣,比拼正酣,同时,团体赛中取消的综合素质考核也在个人赛中恢复,精彩的荧屏赛事再一次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

盘点国内所有的声乐比赛,青歌赛无疑规格最高、选手最强,选手整体的专业素养和演唱技巧,都要远胜国内其他比赛,更非从其他以娱乐、收视率为首选的选秀节目中走来的歌手可比;评委也都是国内顶尖的声乐专家、资深音乐人和当红的歌唱家、歌手;加上有央视这样国内独一无二的媒体平台,其资源优势堪称首屈一指,无人能敌。

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的青歌赛,客观记录了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引领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风潮,它既活跃了大众文化,又丰富了电视荧屏,成为电视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音乐“梦工厂”:

成功之门向你敞开

请瞩目这一大串耀眼的名字――

关牧村、彭丽媛、毛阿敏、韦唯、阎维文、杭天琪、马梅、孙丽英、张也、宋祖英、蔡国庆、幺红、万山红、刘斌、解小东、张强、吕继宏、江涛、孙悦、毛宁、林依轮、满文军、戴玉强、刘媛媛、王宏伟、刘和刚、谭晶……

这些当今中国歌坛上的名家大腕,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青歌赛中的获胜者。

初衷为“通过比赛,推动群众性歌咏活动,检阅和选拔声乐艺术的新生力量,以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青歌赛,1984年设立时,不分唱法,录像播出,虽然仿佛一场混合赛,但仍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层层选送的机制,使得每一位进入央视决赛的选手,都经过了当地过关斩将的选拔赛。一时间,青歌赛挟燎原之势,发展成为既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又具有一定艺术性、观赏性和权威性的重要赛事。2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的共同努力下,历届青歌赛推出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一个又一个光芒耀眼的歌唱明星,成为青年歌手们心目中的一个名副其实的“梦工厂”。

请聆听这一系列优美的歌曲――

《中国的土地》、《十五的月亮》、《长江之歌》、《思念》、《我们是黄河泰山》、《祖国慈祥的母亲》、《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丹顶鹤的故事》、《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这些优秀歌曲,都是通过青歌赛这一平台唱遍全国的。青歌赛,第一个国家级电视声乐权威赛事,它在推出大量明星的同时,也通过赛事的广泛传播,引领着我国的音乐创作和发展风潮,请看这几大亮点:

通俗唱法得到确认――1986年的第二届青歌赛,设立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并现场直播,使当时蛰伏多年的内地流行音乐,终于从“半地下”的状态正式浮出水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获通俗唱法二、三等奖的韦唯、毛阿敏也一夜成名。

当彭丽媛以一曲《请到沂蒙看金秋》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一等奖时,一时间,民族唱法的爱好者纷纷慕名来到彭丽媛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投奔其师金铁霖,“学院派金氏唱法”从此开始盛行。

“西北风”劲吹乐坛――第三届青歌赛,《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祖国赞美诗》等参赛歌曲在比赛后迅速传唱开来,获奖歌手杭天琪、胡月、付笛声、李杰、屠洪刚等,一时执我国流行歌坛之牛耳。

群星璀璨――第四届,宋祖英、刘斌、吕继宏、万山红、蔡国庆、解晓东、张咪、朱哲琴等众多优秀选手脱颖而出,随后歌坛争奇斗艳的局面由此形成。

民族歌手大获成功――第十届,来自西藏的牧羊姑娘索朗旺姆一举夺冠,因而改变了人生;“阿里郎组合”也从此成了朝鲜族歌手的代名词。

原生态歌手大放异彩――第十二届设立原生态唱法,来自云南彝族小山寨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让人们领略了原生态的海菜腔。而空政歌舞团的刘和刚以一曲催人泪下的《父亲》感动全体评委,获得青歌大赛开赛以来第一个满分100分的殊荣,众望所归地捧走了民族唱法金奖。

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深情地回忆说:“我从1994年开始在九寨沟舞台唱歌,2000年参加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唱《神奇的九寨》得了业余组通俗唱法第二名,一下子就红了,有了知名度,也终于圆了自己想做一台大型歌舞的梦,与杨丽萍合作了《藏谜》。是青歌赛成就了我。”

经由青歌赛成名、并当上青歌赛评委的蔡国庆说:“青歌赛的艺术水准,以及它对中国歌坛的引导作用始终未变。大赛一直在坚守音乐的本质,代表着中国歌坛的主流。相对那些娱乐化、市场化的、商业性质的选秀,通过青歌赛,仍然可以感受到艺术的严肃和高雅。虽然现在很多获奖歌手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夜成名,但青歌赛仍是歌手成功的最好平台。”

最为难得的是,青歌赛一直坚持培养歌手和观众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不媚俗、不一味地迎合市场。这与时下渐渐偏离了艺术轨道、急功近利地“造星”的选秀活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选秀活动选出的看似风光无限却缺乏底蕴的选手,摆脱不了“流星”的命运,而青歌赛推出的,却是艺术魅力长存的“恒星”,不少获奖者如今已当上了青歌赛的评委,如满文军、蔡国庆、孙悦、宋祖英、张也、阎维文、万山红、吕继宏、殷秀梅等,这也是青歌赛不可取代的原因之一。

创新无穷期:让更多歌手展示才华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X号歌手的最后得分是……”

源于青歌赛的这一报分法,曾一度成为最热门的流行语。而这一计分方法,至今仍为所有艺术比赛所采用。

青歌赛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创新,让更多的歌手展示才华。如取消文化笔试,减少综合素质得分比重,增加原生态唱法和多声部大合唱,取消新歌加分,以专业素质考核取代综合素质考核等,不一而足,一路走来,赛事规则新意叠出,亮点频现。

1984年,第一届青歌赛没有流行(以前称为“通俗唱法”)、民族、美声唱法之分,而两年后的第二届大赛,便首次有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分野,并且将录像播出改为现场直播。这两项改革从此确立了青歌赛的基本格局和样式。尤其是三种唱法的划分,改变了中国声乐赛事的格局,让更多流行歌手登上大雅之堂,为中国乐坛增添了一抹新绿。

有趣的是,学者余秋雨的现场点评,为青歌赛增加了新看点,这一点,恐怕是主办者自己也始料未及的。1998年第八届青歌赛增设团体赛和综合素质考核,虽然被不少人质疑为“喧宾夺主”,但学者余秋雨的现场点评,让青歌赛之文化意蕴愈发浓厚,也促使歌手们自觉加强文化学习。以一曲《金色的故乡》获得第十届青歌赛非专业民族唱法一等奖的藏族姑娘索朗旺姆即表示:“我不想学发声的‘科学方法’,但想学文化、学音乐理论,继续唱歌。”

增设“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则使2000年第九届青歌赛电视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达到高潮。2002年第十届大赛,增加了歌唱技巧的考核,将大家熟悉的有难度而又比较经典的曲目,按难度高低,划分为a、b、c三类,分别乘以1、0.95、0.9的难度系数,加强了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为鼓励多出新歌,第十一届青歌赛以新歌+0.3分鼓励创作,希望新人多唱新歌。

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为了和国际接轨,将专业组和业余组二者合一,“通俗唱法”也改称“流行唱法”,组合类也可参赛。一时歌坛涌现出人数不等的各类组合,让人目不暇接。最重要的是设立了原生态唱法,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歌手大放异彩,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的海菜腔、羌族多声部组合等,让人大开眼界。特别是湖北电视台选送的土家族农民兄弟组合演唱的《花咚咚姐》,如同田野山涧中吹来的一阵清风,让大众闻到了田间地头的泥土芬芳,感受到了中华大家庭每个民族独特的心灵表白,令国人大大惊喜于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各民族文化,也让那些日渐式微甚至濒临灭绝的艺术瑰宝有了更多传承的机会。

也就在这一届,现代科技手段又助了青歌赛一臂之力,使之如虎添翼。央视国际网络以网络的形式全方位地将青歌大赛的每一个细节放大给广大网民,形成了荧屏、网络竞相斗艳、蝶飞蜂舞的满园春色。网络新媒体给了观众与节目互动的机会,使得本届累计观看青歌赛的人次首次突破了10亿。

2008年第十三届大赛又给全国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新增了合唱项目。嘹亮的歌声,磅礴的气势,多声部浑然一体,令所有关心青歌赛的人们为之一振。

今年的第十四届青歌赛团体赛,更是有着明显的革新:取消了综合素质考核,增设了表演环节,即在不同环节分别进行“艺术素质考核”、“表演素质考核”和“音乐素质考核”。这一举措虽然尚存争议,但无论如何,使其更贴近演唱本身。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一番话,可以被认为解释了青歌赛长盛不衰的原因:“青歌赛的成功取决于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完善赛制,这正是此项赛事为什么能得到全国电视界和音乐界的大力支持、能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能永葆常办常新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矢志守高雅:发现真正的声乐人才

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让观众又是眼睛一亮:荧屏上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选手登场献艺,没有雕琢、没有修饰的原生态唱法带来了天籁之音,令观众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各民族争奇斗艳的服装服饰,首先征服了观众:苗族姑娘满身银饰,光彩熠熠;侗族女子精致的褶裙,船形钩嘴花鞋;蒙古族男人宽大的彩袍,华贵的坎肩和皮帽皮靴,这些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开启了观众美好愉悦的艺术联想。

然而,真正令观众折服的力量还是音乐自身。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彝族小调、羌族多声部……原生态歌手从高山上、草原中、田野里带来的歌声,或高昂,或低沉,或婉转,或浑厚,使全国观众进入了“可爱深红爱浅红”的目不暇接之中。一首首各个民族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留下来的山歌、情歌、小调、合唱,每一曲都散发着民族特色的芳香,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一位北京观众说得好:“那些情歌那么的热辣而直白,因其单纯才更永久。而那些选手们在舞台上表现出的那种纯朴、自然的动作,真可比作山谷幽兰、石上清泉了。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听到这歌声后内心的感受,唯有用我整颗的心,不带一丝杂念地如醉如痴地倾听。”

民族器乐,则是青歌赛原生态唱法中的另一亮点,马头琴、牛角琴、手鼓、笙等,简简单单的伴奏,流淌出来的乐声,却能给人难以言喻的的艺术享受。

青歌赛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的评价是:“原生态的演唱形式进入青歌赛,起码有几个意义。第一,进入国家级赛事,表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崭新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第二,它不但展示了我们国家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我们增加民族凝聚力,对我们审视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历史的一种曾经有过的漠视,包括真正为我们新的文化创造找到了一个根基,找到一个立足点,都是大有益处的。”

获得第十二届青歌赛原生态组比赛金奖的彝族歌手李怀秀说,正是有了青歌赛这种大活动,当地政府更加重视保护原生态演唱,“过去我们那儿的年轻人觉得这种歌低级、落后。后来我参加了青歌赛,因为成绩不错,家乡也重视了,开始保护这些原生态山歌,我在小学里专门教孩子唱歌。”

原生态唱法让民族民间歌手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而青歌赛舞台上的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亦一直坚守着自己高雅的审美尺度,摒弃庸俗,既时尚现代,又贴近民族性,既样式新颖,又不失严肃和规范化,为乐坛发现和打造了一个个真正的声乐人才,也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研究和发展。

青歌赛以其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牢牢吸引了众多观众。民族、流行、美声、原生态四大类别的唱法,让音乐爱好者们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虽说是青年歌手大奖赛,其实民族唱法中有好多是老歌,特别受到中老年观众的喜爱。南京艺术学院声乐教授顾雪珍从第一届青歌赛举办至今,每届都看,而且还详细地做笔记,她说:“青歌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来自全国的声乐高手集中展示,可以看到两年间声乐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往的选秀只是一种造星娱乐活动,而青歌赛可以发现真正的声乐人才。”可谓一语中的。







青歌赛现场组照(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