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又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化闹剧。继炎帝、朱熹、曹操、大小乔、赵云、诸葛亮、李白等众多历史人物之后,传说中宝相庄严的观音菩萨也进入“被寻根”的队列之中;惯常遮藏于名人身后的利益推手,如今早已不再隐匿,而是随着美女的走马登台,明明白白地跳将到台前来了。当然,观音并不孤单。十余天前,山西娄烦县已打出了“孙悟空故里”的名号,并酝酿修建白骨精洞、女儿国等西游记景点。
暂且不谈对历史和文化的基本尊重,因为“观音”的生卒历史无从考据;亦不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因为很难说这位观音给家乡留下了何种“资源”。如果说,曹操等历史人物故里何在尚有学术讨论的必要,那么,观音、悟空等“神仙”仙家何处,似乎就不足以摆开阵势来认真研判一番了――遂宁观音仅在国籍与性别等方面就挑战了大众的佛教常识。
我们很明白地看到,无论“观音故里”,还是“大圣仙山”,都依旧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个代表而已。问题在于:“文化”舞台以神仙之名搭起来后,经济的戏就一定能唱响唱火吗?未必尽然。
名人故里之争,犹如一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炒股大战”,名人效应在旅游业、招商引资中带来的巨大收益预期,往往成为各地不吝投入的直接动力。然而,盲目入市毕竟是有很大风险的。旅游中的“名人牌”并非新鲜事物,但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初期发展之后,已经到了注重文化含量、追求原生态风貌的提升拐点,旅游者的心态也在不断成熟,对旅游的追求越发理性化。可惜各地的旅游开发与营销战略并未适时跟进调整,生拉硬拽的名人故里依然被很多地方视作“王牌”。因此,花费巨资、盲目立项,开发名人主题公园、生造名人故居墓冢……一时间,同质化的旅游项目遍地开花,但门庭若市的幻想最终不免都让位于门可罗雀的现实。
把“名人故里”、“神仙故里”看作财富“聚宝盆”,轻易投入大量资金,实为一种狂热的错觉,不但无助于当地的旅游规划与经济发展,而且极易造成公共财政的巨大负担和浪费。如此借名人之名大兴土木、大办活动,谁来为巨亏的风险埋单?
“故里之争”风气该刹,随意动用公共财政修建“伪古迹”、“新故居”之风更该刹。舍弃“神仙故里”式的营销模式,科学理性地开发自然人文景观,合理有序地推进文化旅游,方是以文化力驱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