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问题是和医疗、住房问题相提并论的“老大难”,高成本的教育让许多家长和孩子不堪重负,而教育资源不均衡则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2009年底,北京教科院的研究数据显示,北京市在居住地之外的区县就学的中小学生已达到13.6万人以上。由于学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很多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好学校,以避免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除了送孩子参加奥数班、特长班等补习班外,很多家长还不惜托人情、找关系,交纳巨额择校费。学生为了挤进重点学校,往往忙于学习、考试,从幼儿园一直折腾到大学,无暇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创新能力。庞大的择校“军团”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接送孩子上学使交通压力变大,好学校附近的房价畸高等等。
在此情形下,北京市提出把教育资源均衡化作为考核政府部门的指标,把教育公平与政府官员的利益直接挂钩,从政策引导上推动教育均衡,无疑有助于区域间教育公平的实现。其实,在蔡劲委员提交议案之前,北京市就已经认识到教育不均衡问题。2009年3月修订的北京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明确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城镇地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这次政府部门提出教育均衡和官员政绩挂钩,并着手制定细则,显示了政府解决问题的巨大决心,其未来效果值得期待。
当然,好的理念需要好的实施细则来配套,否则就会影响效果。将教育均衡和官员政绩挂钩,这一做法的导向意义不言自明,关键就在于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教育均衡是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在制定操作细则时,要有长远眼光:不仅要考虑解决眼前的问题,也要考虑到政策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不仅要利用好政绩激励,也要多从制度上进行建构,通过合理的制度促进资源的公平配置,而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推动。
教育资源不均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上,北京迈出了一大步。希望北京市的尝试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为全国摸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推动教育公平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