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通过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0-07-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教所所长) 我有话说
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成为一个关键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人才工作、教育工作的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所决定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为核心价值的。我们正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同时,我们置身于一个全球化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建立国际视野,积极地利用世界人才资源;而且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战略,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聪明才智的创新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将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要“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和路径,即“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构建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突出弊端,就是在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教育和生活、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与生产、开发等相互脱离,学校教育缺乏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具有一种“关门办学”的封闭性。《纲要》提出构建开放式教育体系的两种主要的途径。一是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对于科技人才培养而言,这主要是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高校与企业、产业的结合,促进科学研究与知识转化、技术应用的结合,并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等等。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有效地强化大学生和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在干中学,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的研发能力。

另一个重要路径是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曾有人说中国制造的电脑、电视、洗衣机是按照国际标准,全球通用的;但我们培养的工程师、医生却不能与国际标准兼容,难以在其他国家就业。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是改革教育的时代要求。这不仅意味着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项目,同时意味着加大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通过开放促进改革,学习借鉴国外现代大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造就创新型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处于核心地位。包括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及改善人才的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等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还有其他许多重要内容,例如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健全多元录取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重视因材施教,实施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学需要形成健康的学术环境,成为学者和学生能够潜心研究、安心学问的场所。《纲要》提出了“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提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等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种良好环境的形成需要相应的文化支持和文化创新,需要重视“软环境”、“软实力”的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这种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性成果产生的丰厚土壤,它与体制机制的改革相辅相成,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