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从7月2日起,陆续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是近年来深受民众喜欢的理论品牌。这一系列读物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关注现实问题,以通俗易懂、简洁畅快的文字,为读者探明事理、解疑释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感染力和说服力。今年的《七个“怎么看”》秉持了这一品牌的独特风格,围绕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等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在理论性、可读性和吸引力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和融合,为广大读者带来非同一般的精神享受。
说起理论读物,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理论是灰色的。但细究起来,灰色通常不是理论本身,而是理论的言说方式。一些读物对理论的体系结构、逻辑链条、思想观点等非常抽象的内容,也许有不错的理解,但在表达的时候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结果理论的魅力便在“空对空”的苍白和乏味中消失殆尽。相形之下,《七个“怎么看”》既保持了对理论的精深把握,又在具体表达上下足了功夫,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极佳效果。
具体来说,《七个“怎么看”》的魅力首先在于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它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贴近实际生活,关切民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重视社会所关注的重大事件,在矛盾面前不退缩,在症结面前不回避,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它没有隔靴搔痒,没有蜻蜓点水,而是鞭辟入里,直接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其次,《七个“怎么看”》的魅力来自于清新自然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在问题解读的时候,七个篇目都是有故事有数据,没有故作高深的说教,没有诘屈聱牙的表述,更没有无关痛痒的空话套话。每个篇目都将理论的思想观点与生动有趣的事实融为一体,并以民众熟悉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备感亲切。再次,《七个“怎么看”》的动人之处还在于深刻的人文关怀。就业问题也好,看病问题也罢,七篇文章都是在“以人为本”的情感关照下,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正是这种饱含深情的关怀,让每篇文章的笔触都直达于民众的心灵,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
七个“怎么看”,问题提得不简单,回答得也不简单。《七个“怎么看”》真正与民众面对面,将事实摆足,将道理讲透,将思想性、知识性和通俗性有机统一,为人们奉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