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进行曲的话,那么上海就是中国近现当代历史发展的进行
有一位美国学者把上海比喻为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确实,曾经有多少入侵者,把上海当作他们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和跳板。但我为什么宁愿把上海看作近现当代中国的一部进行曲呢?因为我看到,在这部进行曲的序曲部分,我们在屈辱中被迫打开国门,但在这部进行曲的现在进行时,我们看到当代上海、当代中国,以一种豪迈的自信,主动打开国门,改革开放,迎接四方宾客,八面来风。把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变成一座人类文化交流的客厅,变成中外彼此学习、共同研习的一本摊开的大书,变成我们面临共同挑战寻找突破和答案的实验室。
世博会和上海还有着某种文化品性上的同构性和相似性。世博会最大的文化特点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敢于接纳多种不同的声音、见解和东西,包括那些被视为异端和怪物的东西。如今被视为巴黎地标的埃菲尔铁塔,就是当年巴黎世博会上一度被人侧目的“大怪物”。而稍稍读过一点中国近现代史和上海史的人们,都知道上海曾经拥有中国现代文明中的许多第一,连古老的京剧、国画到了上海也变成了面目一新、风格多异的海派。近现当代的上海文化极为争奇斗艳、极为别具一格、极为人无我有,领一时风气之先。上海文化历来有着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宽阔,也历来有接纳消化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人物、新思想,见怪不怪的从容和大度。上海文化看不起坐井观天的自得,看不起固步自封的保守。历史上的上海文化,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文化都始终有着一股子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劲头和气势。
在上海世博会现场,我感受到,上海象征的中国进行曲和世博会代表的世界进行曲,像复调的不同旋律在上海世博会的平台上奇妙地结合了。这个结合的主旋律就是,人类如何面对自身的生存困境,人类如何摆脱和走出这种生存的困境。既要城市化,又不能让不可阻挡的城市化潮流“吃”掉人类和自然,“吃”掉人类和自然原本还算和谐的关系。天与人不能只有对抗没有对话,只有斗争没有共享,只有改造没有顺应。只有更好的城市而不是更坏的城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上海世博会集中当代人类在这一向度思考突破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也许都有些未来学的意味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有谁知道,今天的未来不会是未来的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