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村基层带头人的榜样、安徽凤阳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因病辞世八个月来,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各界,经久不竭。7月1日,根据沈浩事迹拍摄的电影《第一书记》和图书《
沈浩日记》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亮相,更加深了人们对沈浩的怀念。沈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何以感动人民、感动中国?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光明网邀请到沈浩夫人王晓勤,与网友们分享沈浩的生平故事和精神遗产。
沈浩夫人王晓勤(右)正在接受本报记者王斯敏的采访。摄影:祁鹏宇
他看不得别人苦和痛
光明网:作为妻子,您眼中的沈浩是怎样的人?
王晓勤:沈浩是个心肠非常善良的人,他看不得别人苦和痛。看到别人有难,他经常会想――如果我不去帮他还有谁会去呢?而且,他心里有一种农民情结。他曾经好几次对我讲,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为农民做事。所以,他到了小岗以后,很快就把为小岗人服务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我以前去小岗看他,听到最多的就是农民们夸他们的沈书记。说实话,他刚到凤阳的时候,我对他跑到基层去当村官是不认可的,但是听到农民用实实在在的、很朴素的口吻喊“我们的好书记”,我又为他高兴。
光明网:也就是说,善良的沈浩不仅给小岗这个“中国改革第一村”带来了福音,即使被选派到别的村里,也会做得很好。
王晓勤:他在别的地方也是这样。比如有一年春节我们回他老家,遇到了他的一个小学同学,小名叫赖秧。为什么叫赖秧呢?就是因为家里穷身体没有发育好。沈浩就跟我讲,你看看,这就是我小学的玩伴,这就是我的家乡。他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含着泪水。我不理解,问,你和你的同学有这么深的感情吗?他说,你看看咱们,开着汽车,住着洋房,应该多帮帮这些苦难的人。我也被他感动了,我们给了他同学一些钱,表示心意。
光明网:沈浩在小岗村的日子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受过气、挨过打,经常忙得吃不上热饭……这些他有没有告诉您?
王晓勤:受气挨打,他都没有告诉我。沈浩这个人个性很强,而且他怕说了我会更反对他做“村官”。我只记得,他刚到小岗时是夏天,农村蚊蝇很多,晚上根本睡不着,他打电话跟我讲,我还挖苦他:活该,谁让你不知道进步。还有一个冬天,晚上停电了,一片漆黑。他冷得睡不着,爬起来摸黑写了一首诗。我嘴上气他,但其实很心疼,所以教他:夏天屋里要喷杀虫剂,冬天实在太冷了,可以穿着袜子睡。
光明网:沈浩一心扑在小岗村,一定很亏欠您,亏欠家人。
王晓勤:亏欠是肯定有的,我们几年来都享受不到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他很少回家,这些年的春节,他基本上回家都到了大年夜,还有一次大年初二才回来,是陪小岗的一位孤老奶奶过了一个大年。他说,她就像我母亲一样,让她一个人过春节,我很感伤,你们母女再怎样还是两个人。
电影鲜活再现沈浩风貌
光明网:《沈浩日记》这本书是您根据沈浩留下的29本日记整理出来的,这是个怎样的过程?
王晓勤:整理沈浩日记,让我重新梳理了一次和他这么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日记从他学生时代到六年小岗生活,把他的难处,他的向往,他的追求,都记录下来了。我直到看他日记的时候,才知道他受的苦难,也被他又想奋斗,又想顾家,忠孝不能两全的心情所感动,慢慢理解了他对小岗的感情。这实际上也是对我精神的一种洗礼。我很自责,以前应该给他更多的关心。
光明网:日记里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举一个例子吧。
王晓勤:比如他刚去不久给小岗村修路,从怎么争取资金到怎么组织群众,等等。当时有很多承包商想铺路,给他开价七十万元,他们当时只有四五十万,他当时脑子一转:我们不能把钱白白地给开发商赚,是不是用集体的力量把路修好,第一大家能赚些劳务费,第二还能通过一起劳动,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他体会到,要想提高农民的素质,仅有金钱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教育入手,让他们养成集体观念。
光明网:再说说电影。《第一书记》拍摄过程中,您有没有跟演员接触过?
王晓勤:在电影筹拍时我就很关注,拍摄初期我去凤阳探班,看到演职人员都住在临时搭建的住所里,条件很简陋。当时正好他们在拍摄一场过年时农民请沈浩留下来吃年饭的场景,年饭做得很丰盛,但拍完戏,演职人员全部吃的是盒饭,把年饭留给老乡们。我当时很内疚,我问,你们就吃这种饭?他们说,沈浩六年就吃这个饭,我们才吃几个月,要向他学习。拍完电影以后,他们还组织了一个捐款,总共捐了三万块钱给当地的老百姓。
光明网:我们也留意到,首映式结束之后,杨立新把门口的海报很郑重地收走了,说要收藏,我想沈浩的精神也被他永远地“收藏”了。
王晓勤:对。这里我要感谢一下陈国星导演。筹拍这部电影时,他正在准备拍一部电视剧,结果他放弃了电视剧来接拍电影,这对他来讲是不挣钱的。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付出了很多辛劳,春节时他也没回家,在小岗亲身体验沈浩当年两难的心情。如果没有深入的了解,影片不可能这么鲜活。
他就是小岗的一分子
光明网:我们在小岗参观了沈浩的住所,发现他的衣服都非常简朴,他床下的七双鞋不但沾满了泥土,有的都已经开胶、断线了。
王晓勤:这就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在小岗,一年365天都是和农民打成一片,他就是小岗的农民。他一回来,我说沈浩你穿得就像个农民一样,再这样下去,合肥已经“容不下”你了。他说,我要下地干活,我穿不起来别的东西。
光明网:一方面他有农村情结,另一方面他也希望用跟农民平等的装束,拉近和他们的距离。
王晓勤:不是拉近,他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我曾经跟着他到小岗老百姓家去,农村卫生不是特别好,有些人家馒头摆在桌子上,旁边苍蝇乱飞,沈浩拿起一个马上就吃,一点儿也不介意。
他总想着他的小岗人。通过他的努力,现在小岗的大包干带头人和孤寡老人都有养老保险,每人每月一千一百元。他经常接济村里的困难户,有户人家男人身体不好,媳妇智力有问题,家里很穷,两个孩子的吃穿几乎都是沈浩包下来的。还有一次一个老人病了住不起医院,沈浩当时就掏给他两千块钱,后来那个老人讲,如果不是沈浩,我就没命了。
光明网:沈浩过世后,您去过小岗吗?能不能讲一下回到小岗见到的一切?
王晓勤:沈浩在小岗的六年里,把当地农民当成自己的兄弟姊妹,当时我很不理解。他去世以后,我才明白了,原来小岗人也是把沈浩作为他们的一分子来怀念的。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他刚过世,小岗村民们就来找我,还集体按下了红手印,哭着求我:“把我们的沈书记留下吧。”当时我还是有顾虑的,因为我们家在合肥,如果把沈浩留在合肥,便于我和女儿去凭吊。但是后来,我看到小岗村的人民这么爱戴他,就把他的骨灰留在了小岗。从他去世到清明,我去了几趟小岗,每次都能看到很多农民去他坟上看他,陪他说话,有的送一包花生米,有的送一根香蕉,这点点滴滴让我很感动。
沈浩接班有人
光明网:沈浩的正直、善良一定也影响着女儿,她的近况怎么样呢?
王晓勤:女儿失去了父亲,就相当于天空没有了太阳。沈浩走的这段,女儿很伤痛,但是有一点我很自豪――女儿已经长大了。她跟我讲,妈妈,我现在要替代爸爸照顾你了。女儿住校学习,学校规定每个星期回来一趟,她为了把因为爸爸的事耽误的学业补回来,基本都是二十天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不管再晚,她都会给我带一份饭。
光明网:沈浩的老母亲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老人家。她现在情况怎样?
王晓勤:她已经知道了沈浩的事情。虽然她失去了最宝贵的乖乖,但是老人很坚强。她93岁了,有时候糊涂,有时候清醒,糊涂的时候就安享晚年,清醒的时候就不停地喊她的儿子回来。
光明网:沈浩走后,中央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在安徽,有五六十人写请愿书想到小岗接沈浩的班,对此您怎么看?
王晓勤:现在,有很多同志想去做沈浩没有完成的事业。看到这些,我既感动也欣慰,沈浩也能够好好地休息了。我要向所有朋友说一句:我们的生活很好,你们放心吧。就像我女儿说的,我们很悲伤,但我们不哭,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做到自信、自强、自爱,这才是天堂里沈浩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