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网名“老道”的同学,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七八级的网页上,贴出自己三十年前入校第一天的日记。旋即,那些在珞珈山上“老八舍”生活过的同学的记忆,都被电击,一下子激活了。一个个帖子随时跟进,不同人的日记穿插呼应,大至恢复高考的社会变革、真理标准讨论开始后的思想碰撞,小至排骨汤之类的武汉美食、同学
妙就妙在,群体性的记忆,如今借互联网的便捷和魅力可以做到齐声喧哗。当年的日记,为记忆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脉络和具体场景;今日的网络,则使记忆不限于单纯的往事叙述,而是多了当下追忆之时的现实环境与心境的映衬,多了对当年诸多事件的解读。这些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记忆本身。走过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老八舍”这个群体,实际上是在以一代人的特殊经历和知识结构,对历史进行重构。于是,一本追忆之书,在与往事的时空呼应中,既是历史之书,也是现实之书。
“老八舍”同学入学报到的时间是1978年10月5日,第二则日记的时间是10月9日。在这一天的日记后面,众多帖子围绕班上同学的身份状况展开回忆和议论,最集中的话题有二:下乡知青与回乡知青的区分;“可以教育好子女”的历史形成。两个话题,对于我们这些参加高考的人来说,都极为重要。在以往阅读的书中,谈论前者的较多,而后者则少有涉及。
《老八舍往事》中的议论,其实涉及到了历史变革的根本处。不错,恢复高考是教育的一种理性回归,是告别一个混乱年代的标志性事件,但最具时代震撼意义的、最根本性的变化,应该是社会终于回到了“公平竞争”的底线。对于那个时代有幸可以参加高考的许多“可教子女”来说,当时或许并不清楚卢梭所说的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但能够与曾经蔑视过自己、排斥过自己的同学并肩走进考场,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宽慰,更何况有幸被录取,走进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在“可教子女”得到机会参加高考之后,“右派分子”开始平反,1979年1月,中共中央再次颁布文件,为440多万地主、富农摘掉帽子,其子女也享有与其他同辈人一样的平等身份和权利。
看似信笔而写的几个帖子,却撩开了历史的一角,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已经被淡忘、被忽略的历史关键点。这也是一种必然。历史情结、历史兴趣、历史思索,早已流淌在“老八舍”及一代人的血液中。
《老八舍往事》武汉大学中文系一九七八级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