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几十年的事业身份,实现“角色”的根本转变,由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今年7月又迈出实质性的改革步伐――全部事业编制已经报中编办申请核销,全体员工纳入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参加北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7月27日,文化部主
数量:转企改制院团总数达228家
去年7月,文化部全面启动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转企改制院团总数达228家,仅今年新增数就达106家,接近2008年以前转企改制院团总数的两倍。
按照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书”,2012年前要全面完成文化系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国有院团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中最特殊、最复杂,也是最艰巨的领域,呈现全新气象:
江苏省目前已有近半数地市级和县级院团实现转企改制,改革任务可望圆满完成;
陕西省已有24家国有文艺院团实现转企改制,省级和省会城市文艺院团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今年11月30日前将全面完成地市级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重点任务;
辽宁省已有14家国有文艺院团实现转企改制,下一步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演艺领域转企改制任务……
目前,改革正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数量不断增加,范围逐步由省级院团向地市级和县级院团延伸。在已列入统计的228家转企改制院团中,地市级和县级院团达116家。
日前,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淮海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淮安楚天极目动漫科技园津津有味地参观动漫的制做过程,淮安楚天极目动漫科技园位于清河新区,其投资运营主体上海长三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以制片为主体,集动画节目策划、制作、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企业。2009年,公司斥巨资生产制作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系列动画片《阿拉法的奇妙世界》,已经制作完成120集2000多分钟,并将在近期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52集三维系列动画片《飞翔・青春》,其前期研发现已完成,并已进入分镜制作阶段。 本报记者刘新武摄
质量:决不搞“翻牌公司”
兵马俑、泡馍、秦腔,被称为陕西旅游的三张名片,然而一个时期里秦腔这张“名片”却有些相形失色。是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擦亮了“秦腔”名片。每晚八点上演的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不仅成为游客到西安的必看节目,也使西安秦腔剧院广大员工有了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勇气。
“改制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的”――文化部明确要求,国有文艺院团在转企改制中,要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真改真转,坚决不搞“翻牌公司”。
一年来,各级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各地积极推动转制院团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业态兼并重组,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重庆、陕西等地整合演艺资源,着力打造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西安市曲江新区组建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营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演艺产业集群。
效果:激发演艺领域创新活力
“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主要观众,评奖是唯一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属”――这是过去不少院团的“生存法则”。现在转制后的文艺院团面向市场、面向基层,演艺领域生机与活力空前焕发。一年来,一批基层院团在市场竞争中茁壮成长。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整体转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了艺术生产力新的解放,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演出收入达600万元;
山东省高密市艺术剧院转制后,仍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创造了以演艺企业为主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经验;
江苏省丹阳戏剧总团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融入市场,打造出一系列新的艺术精品。
与此同时,保留事业体制的国有院团积极探索内部机制创新:中央歌剧院积极调整演出营销机制,成功举办首届“国际歌剧季”;国家话剧院建立“北京演出院线”,形成了“长时段、多剧目、多场次、多场点”的演出新模式;中央芭蕾舞团实行全员聘任制、年薪制,有效调动了演职员工艺术生产积极性,涌现出一批“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改革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