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4日,云南西北部怒江大峡谷深处,一个名为“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的会议正在举行。会上,怒江武警边防支队副政委李来全介绍了支队在独龙江创建爱民固边乡的经验,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怒江州贡山独龙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云南省边防武警总队怒江州支队独龙江边防派出所官兵数十年如一日,用牺牲、辛劳、汗水和智慧带领独龙族群众告别原始和落后,走上康庄大道,在独龙江畔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乐章,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烈士走了英雄来了
走进驻守在此的独龙江边防派出所,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令人顿生敬意。
一位入伍不久的新战士,正在刻苦训练一门军事技能――“30秒内打绑腿”。原来,由于独龙江雨水丰沛、日照时间短,一旦出太阳,则暴烈似火,气温高,湿度大,是毒虫、毒蚊、蚂蟥生殖繁衍的乐园,常有毒蛇、蚂蟥等出没。所以,进出独龙江的人,都要全副“武装”。此外,每个到独龙江的边防官兵还不得不练就一套对付蚂蟥叮咬的独门绝技,或用烟头烫,或撒盐,或用嘴吸……
让人感慨的是,派出所官兵中,夫妻两地分居的和还没找到对象的干部不在少数。江西籍司务长郑小鹏本来准备结婚,但由于大雪封山和工作繁忙,将婚期一拖再拖,最后不得不忍痛和女友分手。
问起原因,几乎所有官兵都说,他们的动力源于战友的“光荣”。
早在20世纪60年代,边防战士张卜患急性阑尾炎,因大雪封山在驻地无法医治,周恩来总理知道后,亲自派飞机向独龙江空投药品,仍未能保住这位年轻战士的生命。至今,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副对联:“干革命不讲条件,保边疆为国牺牲”,横批是“光荣”。
就这样,光荣的历史激励着一代代边防官兵,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着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
独龙族人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8月21日,派出所官兵在修建独龙江公路时,新战士余建辉不慎连人带石掉进湍急的独龙江,被激流吞没,为建设独龙族的幸福路献出了年仅21岁的宝贵生命,其遗骨至今也未能找到。余建辉牺牲后,其父母连夜从万里之外的北京飞赴怒江,准备进独龙江悼念牺牲的儿子,然而恰逢大雪封山,无法进入,只能怀着巨大的悲痛,在山外面为儿子烧香悼念。
在独龙江巴坡烈士陵园,有八座烈土坟茔,他们都是把年轻生命献给独龙江的边防战士。
烈士走了,一批批英雄来了。
支队原后勤处助理员周文荣,2003年9月自愿申请到独龙江边防派出所工作。别人不理解,他说:“就是想磨练自己,作为边防警察,不到最艰苦的地方,会给自己留下终身遗憾。”2009年底,支队卫生队内科副主任医师徐盛丽顾不上年幼的女儿和因风湿性心脏病多次晕倒的婆婆,也毅然踏上了进入独龙江乡的路,为边防官兵和当地群众送上贴心服务,被誉为“最美女军医”。
独龙江边防派出所成立近30年来,至今没有一名官兵主动申请转业退役,也没有一名官兵向组织提出调离独龙江。
辛劳多了人民满意了
在贡山通往独龙江巴坡的人马驿道上,翻越南磨雪山丫口东侧,有一个海拔5000米、俗称“鬼门关”的悬崖峭壁,曾几何时,有许多人在此因饥寒交迫、体力不支而命悬一线。为此,派出所官兵急群众之所急,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踏空掉下悬崖的危险,肩挑背扛,从山外一点一点运来钢材、木料,在此搭建起两间结实的钢架木板房,还在房里随时备有柴火、干粮、垫褥等生活必需品,用于受困人的“生命接力”。不少被困群众都从这里获得了“新生”,避免了因过度疲劳、寒冷、饥饿致死事件的发生,这两间木板房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救命房”。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独龙江边防官兵守土有责,爱民心切,始终固守“艰苦不怕吃苦,封山不封脚步”的信念,主动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全力打造“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和谐边境。
如今,派出所共有6名警官兼任独龙江乡6个村委会的村官,每周到村委会工作不少于20小时,帮助各村委会建立了基础台账,规范了村委会组织生活七项制度,并积极开展治安防控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诉求,引导群众生产致富。
今年上半年,派出所专门为辖区39名独龙族纹面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以便对她们的身体状况进行长期跟踪检查,建立了纹面女信息电子台账,内容包括住户方位图、纹面女基本情况、心声心愿、帮扶情况四个板块11个分类,目前共收集各类信息600余条。此外,官兵们还与纹面老人结亲戚,每月都主动到纹面老人家中义务劳动几天,时常给她们送去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力所能及地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使她们安度晚年。
贡献大了落后面貌变了
战士陈施洋退伍那天,怎么也没有想到,除了战友的惜别,马库村有150多名独龙人自发赶来为他送行,小学校的学生们还在他的挎包里放了32封信,以表达对他的感谢和思念。因为他是马库警民小学的第八任战士教员,在此执教5年。
曾记得,1950年,边防官兵在见不到一户人家、一缕炊烟的原始森林里穿行了7天7夜,翻越高黎贡山首次进入独龙江,从而掀开了独龙族人民从原始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社会跨越的历史新篇。
为了向刻木结绳记事的独龙族人民传播现代文明,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搭建起简易教室,在马库村建起了第一所小学。没有老师,官兵们就自己担当,每年挑选1至2名高学历者到学校义务执教直到退伍,再“薪火相传”。就这样,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所独龙族群众眼中的“名牌”学校――“马库警民小学”已培养了500余名小学生,其中有的后来考上了大学,有的成长为国家公务员。
老一代边防官兵帮助独龙族群众告别愚昧,新一代边防官兵则想方设法帮助独龙族人民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告别贫穷。
在派出所两个充满现代科技气息的塑料大棚里,如今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
当地的独龙族群众由于饱受恶劣自然条件和闭塞信息之苦,长期以来,只能靠刀耕火种方式种包谷勉强填饱肚子,更谈不上蔬菜种植自给。近年来,边防派出所从育秧、种植到施肥、预防病虫害,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用塑料大棚成功种植了品种多样的蔬菜,结束了在独龙江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
让派出所官兵高兴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自1999年9月9日公路通到独龙江乡后,这里的面貌年年都在变。正是从那时起,组建了四十年,一直由贡山县交通局管理的“最后的国营马帮”被正式解散;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已真正消失。独龙族村寨开始有了第一家卡拉OK室、第一辆汽车、第一座移动电话发射塔……
“如今的独龙江,一天一个样,住的是明亮房,吃的是退林粮,米酒自己酿,姑娘不再怕被抢……”伴着优美的歌声,人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独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