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正确认识和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2010-08-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执笔人:刘建武 我有话说
对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只存在如何选择的问题。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才能更好地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才能更
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是立党兴国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我们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自由和解放指出了方向。如果用一句话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概括的话,可以说它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获得解放的科学,这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始终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形成了一个包括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及社会发展规律三个基本层次的完整思想体系。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提出的有些具体论断可能过时,许多认识和判断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不会过时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胸怀博大的思想体系,吸收和改造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从马克思、恩格斯曾把人类的知识归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三大类的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联系,又同社会科学的发展相联系,还同思维科学的发展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人类全部知识之上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吸收了历史上一切文明的精华,广泛从其他科学中吸收营养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一般学派的特性。它的博大的包容性,使其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空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改,不断完善,增加新内容、新原则,使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人民郑重选择的结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不断的胜利,之所以能够把这么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团结和组织起来,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大国,如果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丧失了主心骨,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

社会思想观念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是经济社会生活和人的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必然反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生活已形成一个日趋多样化的格局,从发展过程上呈现出了多变的特征。

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是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和道德等,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必然要呈现出日趋多样化的局面。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也是人的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反映。作为社会的人的文化需求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千差万别的,人们的精神境界、思想觉悟、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所以只能在复杂性中看人的相同性,在多样性中看人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思想意识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存在,在这种多样并存中发展。这正是思想和文化发展规律的体现。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流动的加速,又进一步加剧了多样化。特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达对多样化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

既然社会精神生活的多样化不可避免,而且还会越来越走向多样化,那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看待多样化,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就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坚持用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没有主旋律,多样化就失去了主导;没有多样化,主旋律就会成为简单的公式和生硬的概念。强调主旋律,但并不要排斥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旋律与多样化不仅不矛盾,而且多样化本身就是主旋律的要求和特点。弘扬主旋律,就是坚持“二为”方向,提倡多样化,就是贯彻“双百”方针。可见,一元主导多样并存,多样推动一元发展,这就是一元与多样的辩证法。那么,面对社会思想的多样和多变,我们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呢?

首先,要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说到底就是影响人、培养人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做好释疑解惑、排困疏导的工作。比如,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说用马克思主义替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更不是用它来剪裁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辨明研究方向,启迪研究思路,推动研究发展。再比如,有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会阻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其实,这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表现。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历史。只要我们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能使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地向前发展。

其次,要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就必须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轨道上来,引导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引导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上来。要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就必须处理好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在促进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文化的不断繁荣。在大是大非面前,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坚持原则,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同时,应当看到,我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依法办事,讲究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推进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再次,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用高尚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和一般商品两种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产品的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的关系。要坚持用高尚的思想和精神引导人、塑造人,就要努力做到既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又不能消极地完全由市场来支配;既要努力满足民众的文化需要,又不能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精神产品都要进入文化市场,完全不讲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问题是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自觉地服从社会效益。

还有,要加强文化精品的建设,坚持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多出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才能更好地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的健康发展。能不能用先进文化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有没有一大批真正经得起检验的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没有优秀的作品,就没有正确的导向。我们的理论、新闻、文艺、出版工作者肩负着用自己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的使命,应当从这样的高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作品。要善于把自己的创作同塑造人的使命结合起来,创造出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以优秀的作品引领精神文化生活的潮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