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令人不解的是,国际能源署的官方网站上写得清清楚楚,由该署主持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报告,将于今年11月9日发布。为什么比罗尔要提前几个月就披露报告中最敏感的中美能源消费比较,并且将不实数据提前公布,来误导国际舆论和国际社会?
大家知道,国际能源署在上世纪70年代成立时,就是一个“富国俱乐部”,目前的28个成员国都是经合组织的成员。国际能源署这次在“中美能源消费比较”问题上的表演,恐怕只能从为“坎昆会议”造势的角度来解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已商定于今年底在墨西哥的坎昆召开世界气候大会。按照发达国家的预设,如果中国成为“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国”,那么中国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减排义务。有专家指出,气候谈判快开始了,“谁当第一,全球的眼睛就会盯着谁”。如果按常规到11月份再将“头号能源消费国”的帽子戴到中国头上,可能于事无补。于是,就有了此前的“披露”。说到底,代表富国利益的国际能源署这样做,无非是想给中国施加更大的“减排”压力。
其实,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即使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真的成了“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国”,也是无可厚非的。中国有13.3亿人,按去年的统计数字是31亿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仅为2.33吨标准煤。而美国去年人均能源消费为10.37亿吨标准煤,是中国人均能源消费的4.5倍。中国还有不少农民没有用上电;即使通电的地区,也经常面临拉闸限电的困扰。中国人的这种生活状况难道就不应该改善?
此外,中国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用于生产,中国普通百姓的能源消耗极少。2009年,每个中国人的生活能源消费不足0.23吨标准煤,这在国际比较中低得可怜。国际社会都认可中国是“世界工厂”,全球许多企业将高能耗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走红全球的“嗡嗡祖拉”,在南非卖100元人民币,但中国生产企业仅得2.6元人民币,利润仅为0.2元人民币。如果算上资源和环境成本,无疑是赔本的买卖。“世界工厂”的生产能耗和生产排放,如果都记在中国人的账上,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应该的。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分别为69.6%、19.2%和3.8%,石油、天然气的合计比重为23%。同年,美国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38.4%和26.2%,合计比重为64.6%;日本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43.7%,天然气为16.6%,合计比重为60.3%。去年,中国能源消费对外依存度为9.67%。美国为26.76%,经合组织国家为32.06%。可见,中国立足本国能源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好地解决了自身的能源需求问题,早已承担了更多环境压力。
在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方面,中国的态度及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中国已拥有4个全球第一:即水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规模全球第一、核电在建规模全球第一、风电装机增速全球第一。
综上所述,中国已用行动证明了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继续立足国情,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考虑,坚定地走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的道路。一切鼓噪中国“能源责任论”的言行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