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4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如期出发,奔赴
十几天前“战友”赵小亭的离去,使得出征仪式多了几许伤感,也多了几分悲壮,几位年轻队员更是当场留下了热泪。带着“小亭精神”,他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对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来说,“志愿者”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震后的汶川和玉树,是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灾区人民筑起了一道不可撼动的“生命长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内外,是他们以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各国健儿的认同;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上,也是这群被称之为“小白菜”的志愿者们,展现出了一个新兴大国文明姿态……
人们依然记得,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致辞中,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特别表达了对中国志愿者的感谢。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们,尽管身处赛场之内也有可能看不上一眼比赛,却为中国赢得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枚金牌”。
对“赵小亭现象”的关注,其实就是对志愿者活动所做的一次“社会评价”。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活动陆续在全国展开。到现在,这项遍及全国的活动已经走出了最初的“新奇”与“刺激”,参与人员也不再限于青年群体,而成了几乎被所有社会公民认可的一种行动。
“赵小亭体现了这一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曾因到贵州山区支教而“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十分理解赵小亭多次前往山区支教的选择;他认为,赵小亭虽然离去,但志愿者们到边远山区支教的热情不会因此熄灭。
“志愿服务是一场接力赛,一棒接一棒;志愿服务是一部永不谢幕的青春大戏,一幕又一幕。”华中师范大学第12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杨朝清说。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赵小亭一样的志愿者,这个“接力棒”才有可能永远传递下去,汇成一股声势浩大的“社会洪流”。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一首动听的歌。
在家乡江苏如皋,赵小亭被誉为“爱心大使”。在武汉大学的专题网页上,网友纷纷留下感动的话语:只要有你们无私奉献支教贵州山区,我们的孩子就能走出大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飞驰的流星虽然只有一瞬间,却绽放出生命中最美的一幕;生可能是一种开始,离去一定不是结束……
在听闻赵小亭的事迹以后,被称为“大别山师魂”的汪金权深有感慨。他说,如今许多支教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还有一些来自环境优越的家庭,可他们自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奉献,赵小亭是无数支教生中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让人感动,勇气令人敬佩,精神更值得发扬光大。
“在学校的培养教育下,赵小亭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将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同情心转化为对社会的责任感,将志愿者的人生经历转化为大学生的人生理想。”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认为,这种转变是赵小亭作为一个90后大学生的最可贵之处,也是“小亭精神”的最可贵之处。
仅在武汉大学,现在就有注册中国青年志愿者17000余名:湖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卢章洪发起成立急救组织“救护之翼”,培训10000余人次;赵小亭所在的电气工程学院贵州支教队,已连续4年赴贵定支教;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连续七年赴黔南支教;汶川大地震后,学生自发组织“爱的传递”实践队,为北川中学捐建起图书馆;李可欣休学一年到乡村为留守儿童“种太阳”;赵书影等在恩施6所贫困小学建起现代化的“魔法教室”……
如今,融入“公民意识”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我们不应忘记,“志愿者”赵小亭首先是一名90后的青年大学生。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她以自己年轻的生命证明,当代志愿者们足以担当“社会责任”。志愿服务,是一部永不谢幕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