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世博会园区志愿者第七、八批岗位交接仪式在世博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师大十大世博志愿服务感动人物”上台接受表彰。新华社记者郜南摄
从园内到园
外,从旅游者到志愿者,所有人都是世博形象大使
如果把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会比作一场体育比赛,那么,现在“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刚刚开始。
此时,让我们读一读由上海市民巡访员调查撰写的六篇文明观博测评报告吧。这六篇报告显示,面对世博场馆前的长队,游客变得耐心不插队了;带午餐的游客自觉收集用餐后垃圾的多了、随地乱扔的垃圾少了;随处躺卧的人也少了……曾经出现在世博园里的一些不文明现象随着人们文明观博意识日渐增强,正在逐渐改善。
这是世博园的一个下午,在美国馆前,一位坐轮椅的老伯自己摇着轮椅前行,似乎是在寻找周围的家人。一向热心帮助游客的志愿者盛菲菲刚想过去帮忙,只见一位男士走过来扶住轮椅,询问老伯要去哪里。这位来自内蒙古的苗先生说,他本来在美国馆前面排队,已经排了近20分钟,看到这位老伯一个人转悠,觉得有些不放心,所以就从队伍里出来帮忙。说完,他便推着老伯去找家人会合了。
作为世博园志愿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吕昌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但令他永远难忘的不是他对游客的帮助,而是游客对他的关爱。“有几次,游客下午出园之前,会将随身携带的小折凳送给我们,让我们休息一下。”
作为记者,也有许多美好的情形让我们永远难忘。
那是来自温州乐清市双峰乡龙避岙村84岁的谢香菜老人,她拒绝了儿子给自己租轮椅的建议,甚至不要家人搀扶,靠自己并不灵便的腿脚参观着世博会展现的人类文明风景,认真而从容。
那是腿部严重残疾的余忠明,带着自己10岁的女儿,坚持不坐轮椅,乐观地和大家一起排队步行参观。这位曾经的江苏省残运会铅球冠军如今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总经理,他用朴素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文明观。
在世博园采访的日子里,每当我们走近沙特馆、石油馆、日本馆,每当我们看到显示牌上“排队时间需要9小时左右”等类似的字眼,每当我们看到在馆前顶着烈日默默排成蛇形长队的观众,我们都对世博观众的文明水平有一层新的认识。实际上,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游客人数达40万之众的世博园里不断地进行着。进场馆、看演出、坐公交、上厕所……几乎每时每刻都要排队。我们的游客,是在以巨大的热情和文明的理性投入到世博会之中。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对中国上海世博园内的文明水平不仅不会低估,而且心生敬意。
同样为一些事情而心生敬意的还有来自沈阳的陈新女士,陈新日前与家人同游世博。在来去世博园的道路上3次遇到困难,又3次受到上海市民的热心帮助:有人穿街越巷帮她找旅馆,有人耽误自己行程帮她换乘地铁,有人不怕辛苦带她走近路赶火车。陈新说:“上海城市更美了,上海人的心灵更美了。”
一位网友在参观世博会后的感想是:谁是世博形象大使?是我们,世博园内外的每一个人。
从短信到提示,从围栏到垃圾箱,所有美好场景背后都有文明匠心
“人人都是世博形象,个个都是亚运代言,家家都是文明窗口,处处都是文明风景。”这是鲁班软件公司副总经理、因优秀人才引进计划而落户上海的林敏收到的一条手机短信。“我本来有为上海人争光的意识,但看到这条短信,我还是更加挺胸抬头,更加重视自己的言行。”自称新上海人的林敏说。
林敏并不很清楚,他所收到的这条短信,是在中央文明办、工信部等部门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移动通信企业在全国开展的“迎世博迎亚运”文明短信传递活动中应运而生的。在这场活动中,大批由手机用户创作的以倡导文明为主题的短信,如阵阵清风吹过手机信息网络,沁人心脾、引领风尚。有的优秀短信已被转发600多万次。
除了短信这种形式,还有很多胆大心细的创新,深思熟虑的智慧,灵光一现的妙想……为了办一届文明精彩的世博会,多少个相关部门和人员,每时每刻都在开掘着头脑的潜力。
安检,这是确保世博园区运行安全有序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展示园区文明形象的第一扇窗口。在世博园后滩出入口,组织者将软硬隔离带设置到人员预检口以外,使游客在进入广场前就开始有序整队,依次进入。在人员预检口、广场中心地带、蛇形排队区前增设三道人员缓冲区。游客经过三次缓冲,到达安检门区域时,秩序变得良好、有序。
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个场馆吧。沙特馆,每天的排队长龙绵延几百米,开园40分钟内瞬间排队人流1.3万,参观一次需排队七八小时。经多次研究,组织者想出了一系列方案:设置醒目的文明提示语,“直行排队区”与“蛇行排队区”结合,设置硬质隔离护栏,采取“波次分段放行”措施;制作“临时离开券”,既解决游客临时离队难问题,又避免了游客投机插队;加设遮阳篷、风扇、喷雾系统、大功率冷风机等,增加游客排队舒适度。有了这些既充满理性又饱蘸情感的创意,文明排队自然水到渠成。
一座拥有约2000万人口的城市,一片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会聚,3个月里有近3500万人次到访参观。炎炎烈日下的上海世博园,由于精心的组织与设计,秩序井然。
“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前不久在上海考察时,称赞上海世博会的运行取得了很大成功。
7月末,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东道主,伦敦市副市长理查德・巴恩斯前来上海世博会“取经”。他赞叹:“如此庞大的客流、如此众多的场馆,主办方对局面的掌控能力是惊人的,在安全保障、排队管理、票务销售等方面,都值得2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学习。”
从世博园到南京路,从今天到明天,所有的美好都在传播与传递
美好的言行是会自动传播辐射的。
在世博园,英国馆保安刘艳飞是来自河南的小伙子。不管是有人试图闯他的“关口”,还是有很多人频繁问他同样的问题,他总能尽到职责,且平心静气。他说,在和英国馆其他工作人员共事的过程中,他的文明修养有明显提升。
旅游者与志愿者,司机与乘客,中国人与外国人……文明的链条在扩展。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这次世博会带给上海的变化太大了。不管是在世博园,还是在南京路,人们普遍更加重视自己的言行文明,这种文明意识的增强,将使我们的人民,特别是下一代受益匪浅。
文明的传播与传递将让我们怎样受益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龚惠兴说,参观者不仅可以在世博园里欣赏到各国的科技和艺术精粹,还可以提高文明素养,包括最起码的公共秩序意识,如排队、爱护环境和注意卫生等等。“相信经过世博会的洗礼,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素养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说,凡是在世博会上被证明有效的服务方法,我们都要延续下去,继续为群众服务。
“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个富矿,我们做城市管理的政府人员,从中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沈群慧说。
上海市黄浦区区长周伟说:“巴塞罗那馆我参观了三次,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价值:老城区开发要避免大拆大建;旧城改造要将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作为重要原则。”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上海世博会这本文明力作正在向它的研读者展示出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在世博园,我感受到了一个伟大文明古国的力量。”这是世博园希腊馆馆长斯库拉基斯的感慨。
对于斯库拉基斯先生的话,我们,希望中国和中国人更文明更美好的人们,当然会理解成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