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就建在山崖上,去哪儿都要爬台阶。
十八盘,是泰山上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540余级,山势险峻,仰角70至80度,一般人看着都头晕,孙洪友和战友们却可以跑步用两分钟时间从上冲到下。
“每天都要跑上跑下,每级台阶都装在心里,看两边山石我们就知
别看泰山中队仅有18个人,但自1996年组建以来,官兵们用心守护着泰山,确保了这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与世界自然、文化、地质三重遗产的安全,被群众誉为泰山平安“守护神”。
“有警不成灾”
被誉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拥有18万亩山林、26处古建筑群、58座寺庙、2200多处珍贵碑碣石刻、1.8万余株名木古树,一旦发生火灾,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防火安全是泰山中队的第一要责。中队要求,对景区所有道路、重点部位、消防设施的位置,每名战士心中都必须有本“活地图”,每天对岱顶的11家重点单位和40多家“天街”商铺进行全天候、无缝隙巡查服务,查改火灾隐患。中队还在全国首创了“防消联勤”工作模式,在岱顶组织培训了11支义务消防队,定期举行联合消防演练。2008年,由泰山中队首创的“防消联勤”模式在全国消防部队推广。
由于岱顶山势陡峭,悬崖多平地少,中天门以上修不了车道,泰山中队是全国惟一一支没有消防车的消防队,要想防火灭火只能徒步行进,消防装备也必须靠肩扛手抬。为了练就一身好功夫,泰山盘道、陡峭的悬崖、蜿蜒的山路,都成了官兵们的“跑道”和训练场。
钢铁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使官兵们一次次圆满完成各种复杂多变的灭火任务。一天战士们发现天街南面的悬崖下3米处的草丛中,有一个烟头在闪着火星。当时正值秋天,森林干燥易燃,哪里容得下丝毫犹豫!战士们当即组成人体接力,3个人倒挂金钟,后面的人拉紧前面人的脚踝,直接捡起了那个烟头。
2006年3月27日夜晚,位于泰山山脉西部的藏峰山因雷击引发山林火警,中队官兵闻警即动,披荆斩棘,疾奔火场。冲在最前面的班长惠金国,一脚踏空滚落山崖,多亏被树杈挂住背带,才得以逃生。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的他,依然冲锋在前,带领战友鏖战3小时,将山火迅速扑灭。14年来,一起又一起火情被官兵们消弭于无形,泰山景区始终“有警不成灾”。
挽回60多条生命
泰山以其巍峨壮观的自然风景和数不清的文物古迹,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而常年生活在这里,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滋味。
泰山海拔高,垂直落差大,冬天冷得彻骨,夏天潮得长毛,很多官兵患上了关节炎、腰腿疼的毛病。冬季自来水管封冻,他们还要去四五里外的山泉破冰挑水。路上台阶经常结冰,跌个鼻青脸肿他们倒不怕,怕的是水桶掉了还得到山下捡回来。
正是因为泰山海拔高、气温低,摩崖突兀,盘道陡长,时常有游客突然患病、摔伤、遇险。从建队起,泰山中队就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抢救遇险游客的任务,并向社会做出了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的铿锵承诺。
今年8月3日晚20时40分许,中队接到报警:6名游客爬野山遇险。训练了一整天的官兵们尽管疲惫不堪,还是带上救援设备立刻出发了。是夜,风雨交加,山石崎岖,地面湿滑,不时有人摔倒,为防止滚落山下,大家就用一根绳子相互拉扯着前进。经过艰苦的搜寻,等他们把游客解救到安全地带时,已经是次日上午10点钟了。
14年来,泰山中队共参加抢险救援850余次,救助770余名遇险群众,从死亡线上挽回了60多条鲜活的生命,救助的外国游客来自19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