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8月9日在北京大学开幕。未来五天,我们将从上千位中外学者的探讨中感受西方美学的深厚积淀和中国美学的独特品格,领悟美学对时代呼声的回应和对生活世界的观
照。美,既在庙堂之高,也处江湖之远;既纵浪大化,也入神毫末。它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仰望,也是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照亮。本报从今天起,将在大会讨论中提炼美学前沿问题和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8月9日,浓荫下的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经历着一次“美的涤荡”。集合了逾60多个国家上千位学者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让“东方”和“西方”再次相遇。
本届世界美学大会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它不仅是中国美学学者触摸世界各国美学最新发展的机会,是世界美学学者自由体验中国美学的特殊精神和特殊品格的机会,也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加强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不同语境内的中西方美学,能否融会贯通,达到费孝通先生“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美国天普大学教授,国际美学协会前任主席、终身会员马戈里斯在今天开幕式的演讲中阐述了审美、艺术在协调多样与一致、特殊与普遍方面的独特作用。他认为,伟大的、经典的艺术作品带有某种“普遍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欣赏。比如古希腊的悲剧,可以激发起人的精神世界当中的巨大能量,可以使人的生命更加丰富、昂扬。但是,如果把这种“普遍性”与历史的语境割裂开来,并推定为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绝对标准,则往往变成一种霸权。马戈里斯认为,要打破对于“理性”的简单化理解,把丰富的生活、历史从单一的、抽象的规范当中解放出来,就要从语言、艺术入手,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精神文化的多样性。他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的过程是人们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融通的过程,而对于伟大艺术的共同欣赏则是一种在历史的、文化的多样现实中显现人类文明普遍性的最为理想的方式和状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哲学家张世英先生在题为《哲学与审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的演讲中探讨了东西方哲学、艺术深层沟通的可能性。张世英提出:在生活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既是哲学的最高的任务,也是艺术的最高目标。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就是一种物我两忘、主客不分的诗意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哲学大多是对这种境界的理性反思和理论陈述。庄子为死去的妻子“鼓盆而歌”,颇像当代的“行为艺术”,但正是由于有了高度哲学化的思考,这种“行为艺术”才能够转化为美的哲学,给人带来长久的思想启迪。这种提升人生境界的哲学是东西方美学思考可以在深层相遇的地方。
(本报北京8月9日电)
世界美学大会背景链接
●世界美学大会(I nt e r nat i onal Cong r e ss of Ae st he t i cs)是国际美学协会(I nt e r nat i onal Associ at i on f or Ae st he t i cs)最高级别和最大规模的学术会议。1931年著名美学家德索(MaxDessoir)在德国柏林主持召开了第一届世界美学大会,1937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二届大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美学大会中断了近20年,直到1956年才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第三次大会。此后大会每四年一届。1992年开始,大会由四年一届改为三年一届,分别在芬兰拉提(1995)、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1998)、日本东京(2001)、巴西里约热内卢(2004)、土耳其安卡拉(2007)等地举行。今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美学大会是第18届大会,大会的主题是“美学的多样性”。
●1995年,第13届世界美学大会在芬兰的拉提举行,这次会议首次设立“非西方美学专题”。
●1998年,第14届世界美学大会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作为哲学的美学”。与会者的感受是,“后现代”作为一个口号从文化研究界进入到美学界。
●2001年的东京美学大会,是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美学大会。东京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美学”,非西方国家对世界美学发展的影响继续扩大。
●2007年,第17届世界美学大会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召开。土耳其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是东西方的走廊,这与这次美学大会的主题“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相呼应。
●新世纪以来的世界美学大会,基本上都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的美学家们的加入,使这个学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