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维护国际安全环境呼唤“新安全观”

2010-08-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瑞彬 我有话说
近日,美国军方在西太平洋动作频频。在朝鲜半岛附近与韩国举行系列联合军演,在南海派航母访问越南。东北亚局势持续紧张,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不和谐声音,恐怕都与美国长期秉持的“旧安全观”脱不了干系。

所谓旧安全观,就是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划线,倚仗军事同盟,不断加强并炫耀军力以实现所谓安全目标的做法,是

冷战时期的产物。冷战虽早已结束,但“冷战思维”并未随之终结。它依然顽固地留存在某些人士的脑海中,支配着其对世界事务的看法和做法。历史已经证明,这种不合时宜的旧安全观根本不能有效地保障任何国家的安全,甚至会适得其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潮流势不可当,国际社会在经济、贸易、安全等方面的相互依存度空前提高。中国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促进了全球安全合作,赢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

新安全观不仅仅是政策宣示,更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安全合作领域的具体展现。它主张国际社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增进各方互信与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安全。在目标上,它追求普遍安全或者说共同安全,强调各国安全紧密相联而非孤立、零和关系,谋求自身安全时也要为他国安全创造条件,不能威胁或损害他国利益。在内涵上,它主张建立综合安全,强调必须整体考虑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以应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复杂挑战。在手段上,它支持以合作促安全,强调通过对话、交流、磋商、谈判等途径,平等协商,不针对第三方、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新安全观用前所未有的宽广视野审视安全问题,丰富了国际安全合作模式的内涵,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中国不仅是新安全观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通过与有关国家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或双边制度安排,稳定了周边环境,带动了区域发展。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参加东盟地区论坛等,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消除对抗、化解矛盾,积极促成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建立并完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欧战略对话等机制,推进双方加强相互理解和支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共同利益。金融危机来袭,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配合实施强有力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为稳定国际金融体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新安全观指导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性事务,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然而,在冷战思维仍有一定市场的情形下,新安全观所主张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等理念也不时经受严峻的考验。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塑造能力增强,对西方主导的既有权益分配格局形成一定冲击。某些人从狭隘的自私目的和旧安全观的角度出发,不断质疑中国的国际角色与作用,揣度中国的发展意图。“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傲慢论”等论调此消彼长。金融危机以来,这一现象尤显突出,甚至出现具有强权政治色彩的单边或联手阻遏动作。究其原因,不外乎转嫁世界经济失衡的责任,限制中国的发展空间等。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仍在蔓延,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十分脆弱,不确定因素仍多。国际社会普遍期盼各国能够继续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在此关头,任何使地区局势复杂化的做法只会破坏相关各方的互信,增加对立和对抗,不仅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前景蒙上阴影。所以,坚决维护当前国际安全环境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内在诉求。新安全观所主张的以对话增信任,以信任促合作,以合作求发展的路径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性选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