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第六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日本东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日关系非常重要仍是两国公众的普遍共识;“历史问题”影响力首现下降,经济、文化元素影响力提升;两国公众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稳中有升;中日关系未来走向被普遍看好;民间交流对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
连续四年的舆论调查结果均显示,中日关系非常重要是两国民众的普遍共识。中方调查结果显示,92.5%的公众和90.4%的学生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日方调查则显示,97.8%的有识之士和81.5%的居民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调查显示,两国公众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稳中有升。中国方面,从2007年至2010年的历年调查结果显示,对日本的好感度每年都略有上升(24.4%→27.3%→32.6%→38.3%)。2010年38.3%的公众和45.2%的学生对日本的印象“非常好”或“相对较好”,与2009年相比,整体趋势趋于稳定,公众好感度提高5.7个百分点。特别是青年知识群体对日本更有好感。日本方面,有27.3%的公众和51.4%的知识界对中国的印象较好,分别比去年上升了0.7和2.2个百分点。调查发现,较普通公众而言,中国学生和日本知识界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更高。
从今年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中日关系走向被两国民众普遍看好。中方调查显示,约六成(60.2%)的公众和学生(59.8%)认为中日关系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分别比去年上升了9和3.3个百分点。日本方面,分别有40.6%的公众和61.8%的有识之士看好今后的中日关系走向,分别比去年上升了9.5和11.4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中日两国民众在看待对方国家时,“历史问题”影响力首现下降,而经济、文化元素影响力则明显上升。在回答“提到对方国,你首先会联想到什么”这一问题时,经济、文化元素明显增多。中方调查显示,公众选择最多的是日本的“电子产品”(46.4%),学生选择最多的是“樱花”(41.2%)。值得注意的一个变化是,与2008年和2009年的相关数据相比,“南京大屠杀”这一敏感的历史符号在中国公众和学生的心目中均有所淡化,近三年来首次下降到第二位,公众和学生的选择比率分别为45.1%和41.1%。此外,“日本料理”、“富士山”和“漫画、动漫”这些与日本旅游相关的词汇近几年一直排名靠前。日方调查显示,“中华美食”、“万里长城”被选比率分列前两位,分别为47.6%和32.6%。同时,“经济成长与经济大国”、“北京奥运会”等选项被选比率也较高。这些侧面反映了经济、文化元素对两国人民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此次调查还发现,中日两国民众均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普遍看好。超过八成(83.0%)的中国公众和56.8%的日本公众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其中57.1%的中国公众认为,到2050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发展,将成为与美国并列的大国,并展开相互竞争”,持这一观点的日本公众占45%。
“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是北京―东京论坛活动的一部分,中国日报社与日本非盈利组织“日本言论”自2005年以来开始共同举办北京―东京论坛。此次舆论调查结果的公布也揭开了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非盈利组织“日本言论”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东京论坛的序幕。
(本报东京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