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心理援助要关注重点人群

2010-08-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心理援助是救灾重建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看到,这里的心理学家已经整装待发。副所长张建新研究员说:“目前灾区首要工作是抢险救人和恢复生活秩序,心理援助的必要性将随着时间推移越发凸显出来,我们的队伍能随时出发。”

关注两类重点人群

张建新认为,根据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的经验和目前获得的舟曲前方材料分析,甘肃舟曲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要特别注意两类重点人群,一是丧亲民众,一是基层干部。

“泥石流灾害和地震灾害后果有所区别。在地震中,有很多人致伤致残,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相对死亡率更高。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丧亲、特别是丧子的受灾群众。”张建新说,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也要特别予以注意。“他们面对的压力是双重的,救灾、重建的任务最终都要落在他们身上,可他们同时也是受灾人员,家里也可能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张建新说,心理所针对这两类人群准备了两份简单易懂的自助宣传单,列出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和应对方法,“我们正在赶印,估计这两天就可以完成。即使我们不能第一时间到灾区,也会通过其他渠道送达。”

心理障碍可防可治

专家提醒说,在心理援助过程和媒体报道时,不能随便给受灾群众扣上“心理有问题”的帽子,贴上“病人”的标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史占彪副研究员长期在北川、玉树开展震后心理援助工作,他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大部分亲身经历灾难的人都会产生一些创伤心理反应,“这是非常自然的,只有少部分人可能产生严重心理问题,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研究表明,灾难过后,会有1/5―1/3的人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创伤心理反应,“从生理上来说,可能表现为肌肉紧张、肠胃不适、食欲下降、虚弱无力,我们俗话讲‘吓软了’。从心理上讲,可能出现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冲动、愤怒、焦虑、恐惧、悲伤、睡眠不好等。”史占彪说,“这也是灾难后的自然反应,多数人通过一定的心理疏导,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能够慢慢地得到缓解。”

据史占彪介绍,根据经验,大概有5%―15%的人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多发生在丧亲人群、伤残人群或孤寡人群等高危人群,或是以往比较虚弱的人群。比较突出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出现不断回忆起惨痛画面、过度警觉、回避、麻木等反应。这部分人群将会丧失正常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必须接受心理专家的专业帮助、持续关注和系统治疗。”史占彪说,“但这并不可怕,而且可防可治,只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都有可能得到缓解,直至治愈。”

心理援助要有长远规划

史占彪说,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物质家园好建,精神家园的重建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专家认为,根据受灾群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心理援助工作也有阶段性。灾难后一周到一个月之间,是心理援助的第一个关键期,可以预防很多心理问题;一个月至六个月,心理援助工作转入系统阶段;六个月之后是重建阶段,灾后3―5年之内都是心理重建的密集关键期,如果有条件,应该尽量持续关注二十年。“整个心理援助工作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系统规划。”

心理援助专家和心理援助志愿者在从事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中,要对受灾群众可能出现的“阻抗”心理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积极的应对策略。史占彪说,这其中有几个因素。一是传统的影响,认为说出自己的害怕和担心是软弱的表现,“心理是很私密的,不可能随便对人敞开心扉”。二是劫后余生惊魂未定,“顾不上说话”,“没气力说话”。三是觉得灾难实在深重,一般人根本帮不了,怕说出来也没有用。

史占彪特别提醒说,心理援助人员不能有过多的功名思想,“千万不要拿灾区援助工作作为炫耀资本,更不能立功心切地去做工作,否则会导致急躁冒进,从而难以顾及灾区群众的心理感受,强化他们的阻抗心理。”

史占彪认为,在针对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淡化治疗技术,突出人文关怀。“我们应该多关注、少干预;多支持,少指导;多理解,少说教,推动引导受灾群众自己成长、慢慢抚平内心创伤。”

(本报北京8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