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夏令营咋成了“钱笊篱”?

2010-08-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玉兰 通讯员 郭涛 秦韵佳 我有话说
暑假里,各种各样针对青少年的夏令营热火朝天。“心智成长训练营”、“读写全能训练营”、“潜能激发营”、“听力口语夏令营”、“世博游学营”、“海滨拓展营”……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大把掏钱,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独特的夏日记忆,有一段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名目各具特色的夏令营鱼龙
混杂,甚至有不少是披着“马甲”的“钱笊篱”。

8月6日,教育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各类夏令营活动的指导。坚持公益性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出发,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夏令营活动的引导和监管。

乱象一:师资水平难保证

“招聘―‘我到清华北大上大学励志修学夏令营’辅导员―兼职”。在一家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论坛的兼职板块,类似以上临时招聘夏令营辅导员的帖子从5月开始就多了起来,许多高校的学生论坛也是如此。

在这个招聘帖子中,组织夏令营的公司称自己是“中国最专业的青少年夏(冬)令营组织机构”,致力于成为“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的最佳培训基地;成为中国青少年最好的成长伙伴;成为父母最得力的教育帮手”。夏令营的内容是由辅导员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带领孩子们游览北大清华以及其他景点。而这些辅导员每天薪酬200元,需要做的工作除了介绍经验外,每天与营员同吃同住,招聘要求他们“吃苦耐劳,能够在高压力下工作,能圆满完成夏令营行程。”

据记者了解,200元已经算是同类招聘中较高的薪水,还有不少是150元、180元等。不少夏令营都喜欢打着名校的牌子,在活动内容中安排相关的名校游览,宣传资料中就敢称xx大学XX夏令营。例如北大、清华,暑假每天都有很多这样的团。这些团从高校招聘暑期兼职的大学生,一方面,廉价利用大学生的劳动力,另外一方面,以“和XX大学学生同吃同住同游”吸引消费的中小学生。据兼职过的大学生介绍,甚至发生过组织者让其他高校的学生称自己是北大清华学生的事情。

临时招聘师资团队的一家机构,怎么能够成为“中国最专业的青少年夏(冬)令营组织机构”?恐怕只有组织者才会相信。

那么这些夏令营实际的状况是怎样的呢?据北大一位应聘做过夏令营辅导员的毕业生介绍,他受聘于某个夏令营组织者时,每天的行程全部和事先说好的不一样,全是临时安排。有时候参观完出来,等车要等两个小时。到了一些景点,组织者全部自己去玩了,让每个辅导员一个人带30个小孩。

记者近日在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夏令营活动比较多的地方采访发现,由于行程紧凑,走马观花,年龄小一些的孩子甚至记不得之前去过哪里了。

一些夏令营会租住在高校的公寓,孩子们反映说学生公寓条件不好,洗澡不方便,也有个别认为饭菜不合口。也有不少孩子表示夏令营里过集体生活很好,大一点的感觉确实锻炼独立能力,结交新朋友,是快乐的。

乱象二:高价格,虚宣传

内蒙古巴盟市奋斗中学的一位高三班主任介绍说,每年放假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公司来学校发夏令营广告,其中不少目的地是北京上海等地的著名高校。

“孩子们假期出去跑跑也好,但是这些活动费用都不低,最少2000多元,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会参加。每年也都会有人去。”这位老师介绍,至于组织方的资质、师资等问题,都不清楚,也无从了解。

价格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夏令营的共同特点。“修学游”“名校游”等以旅游为主的夏令营算是相对比较便宜的。记者网上看到,某地业余体育学校网球训练基地20天的“精英网球夏令营”每人收费5800元;某公司组织的“世博会体育夏令营”;某公司的“中国青少年成长训练营之精英之子国学营”打着某大学的旗号,7天的夏令营每人收费9800元;某夏令营宣传可以提高营员阅读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专注力、表达技巧、人际互动能力,10天收费5980元;湖北恩施一所私立学校与国外的一家代理机构共同举办的夏令营,2周的时间,参观英国、法国、卢森堡等欧洲五国,收费29800元……

没有人知道这些价格是依据什么制定出来的,如同没有人知道这些夏令营凭借什么宣传各种效果,甚至很多家长在掏钱把孩子送进夏令营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招生的“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是什么来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家长们普遍不认同商业目的太明显的夏令营,他们希望学校能够组织并且价格不要虚高。一位姓成的家长希望学校组织些公益性夏令营。一位初中生家长徐女士则认为,“学校出面组织夏令营也得看质量,价格,当然还有安全。像今年我女儿学校就有去台湾的夏令营,和旅行社合作办的。一看价钱还挺贵,10天8000多,比旅游组团去台湾的平均价钱还高。”也有家长表示,关键不在学校还是公司组织,而在于有监管部门把好关。

夏令营为什么这么乱?

夏令营最早起源于美国。1861年夏天,一位来自康涅狄格州的教师肯恩率领孩子们进行为期两周的登山、钓鱼等户外活动,来均衡孩子们的身心。随后,夏令营活动很快风靡全世界,在美国、日本等早已形成庞大的产业,且被一些专家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经历”。

1993年,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孙云晓的一篇关于夏令营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使夏令营这种活动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孙云晓认为,一切夏令营活动都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动,夏令营不能成为学校生活的简单再现,不能以赢利为第一目标或主要目标,夏令营活动应当进入专业化运作。

然而事实上,近年来公益夏令营越来越少,商业夏令营五花八门,并处于无序、无监管的混乱状态中。

教育部下发的通知并不能约束商业夏令营的组织。而学校很少出面组织夏令营,一位校长坦言,“如果出了事,家长找学校,学校是‘无限责任公司’,没人敢组织。”同理,旅游部门和工商部门可以监管旅行社和公司的经营,却没法管理他们的资质、师资等具体问题,何况还有很多夏令营挂在某些中心、协会、委员会下面,虽然具体经营不见得和这些单位有关系,但是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混乱。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组织,概念炒作、虚假宣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甚至有些夏令营为降低成本,从减少安全防护中克扣费用,或者根本忽视安全防护,造成极大的隐患。

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说:“有的夏令营,有过去‘集训队’的味道。强调文化知识的补习,而忽视了本应有的活动性与参与性。这让夏令营走向了功利与单一的误区,与其倡导的目的并不相符。夏令营只是对平日课程学习的一个补充和调节,应全面审视其与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在内容与组织方式等方面突出差异与衔接。”

“高价夏令营实质上反应了这样一个需求。家长希望利用假期时间,尽力让孩子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体验。但高额的花费是否让孩子真正有相应收获,是不是真正能够开阔视野、得到不同的体验?夏令营应该是公益活动,应当兼顾各种经济条件的孩子。目前夏令营监管缺位只能依靠家长理性的甄别。同时,物价部门、工商部门、教育部门要协同合作,对这些组织机构进行资质鉴定、质量审核。”王海燕说。

孙云晓则呼吁成立“夏监会”,专门管理夏令营,他说:“我建议将‘夏监会’设在区县各级教委或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由‘夏监会’来审核组织者的资质,例如机构背景、人员、资金、安全设施等问题。同时,‘夏监会’承担起夏令营工作人员的培训业务,当然,也可以由它来委托特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除此之外,‘夏监会’还要承担年检、接受投诉等业务。”

山东日照青少年参加航海夏令营(资料图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