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军事技术图书出版领域已经探索实践八年之久,其间多次参加了世
出版方向与特点
国外出版机构出版的军事技术图书,从出版机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是军队出版社或者重点面向军队提供服务的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比如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战争学院出版社、兰德公司(LAND)等。这些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有些研究报告也是以图书形式出版的,如兰德公司),大部分只在内部发行,出版信息外部很难看到。另一类是民间出版机构,比如美国的A rte ch H o u se 、德国的S p rin g e r、英国的T ay lo r &F ran cis、荷兰的E lse v ie r等。虽然这些出版机构不一定只出版军事技术图书,但军事技术图书每年出版很多品种。这些出版机构往往与军方或重点为军方提供服务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因此图书质量大都非常高。
近些年出版的军事技术图书从内容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军事思想、军事理论、战法类的图书。比如很热门的新军事变革、军事转型、军事外交、网络中心战、心理战、舆论战、非对称作战、联合作战、太空战、信息战等。这一类图书更多地属于理论探讨层面,因此公开出版的品种很多,写法多以概论和论文集为主。美国和欧洲出版的此类图书居多。
二是与民用结合紧密的技术应用类图书。比如雷达、激光、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超音速飞机、数据融合、滤波、高能电池等。此类图书出版数量很多,定价偏高,往往一本书要100多美元或欧元。但内容质量上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是一些基础性或支持性的技术。比如纳米技术、智能材料、计算机病毒技术、物流与后勤保障、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等。
国外出版机构往往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出版,除了大型综合性的出版机构通过兼并重组在多学科多领域出版外,大部分中小型出版机构只在少数一个或几个方向出书。而且,由于重视并且尊重著作权,几乎没有互相抄袭的图书,特别是学术类专著更是如此。因此,要想系统研究国外军事技术图书出版现状,必须通过多个国家、多种语言、多家出版机构、多年的跟进接触,才能取得成效。
如何借鉴
首先,借鉴的最直接办法,就是从国外出版机构购买翻译版权,在我国公开出版。在这方面,国内多家出版社已走在前列。比如部队系统有国防工业出版社,地方有电子工业出版社等。每年引进的军事图书,或单本,或成系列,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双效益,而且很多还被列入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得到国家重点扶持。
引进版图书国内一般不加限制,但欧美的一些国家对某些技术特别敏感的图书是否授权中国出版有着严格的约束。如军用飞机、导弹等图书几乎无法得到正式授权翻译出版。即使能够授权出版,版税预付金也很高,一般一本书需要几千美元。
第二,国外军事技术图书在宣传语、前言、正文中对技术背景和作者介绍很全面,从中可以看出市场需求和选题出版思路。据此可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组织国内专家写作出版。中国专家的水平普遍都很高,只是由于涉及保密等敏感内容,很难公开出版。但是可以组织专家编写针对外军的研究介绍性的专著,相对来说出版要容易一些。
有了以上两点,下面需要明确的,就是应该关注具体什么样的图书。
首先,要确定我们主要应该出版什么内容的军事技术图书。对网络中心战感兴趣的,可以重点关注几个方面的内容:信息获取,如GPS定位、雷达、声纳、传感器、遥感、噪声检测等;信息传输,如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网络、数据链等;信息处理,如数据融合、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噪声信号处理、功率信号放大、降噪等;信息显示,如战场态势图显示、作战兵器显示系统、单兵作战显示系统等。其他还有作战指挥系统、舰载垂直发射系统、C4ISR等。
未来战争将以非对称作战为主。大规模的旗鼓相当的正面作战将成为历史。只要在某一项或某几项技术上取得绝对优势,将会对战争胜负起到决定性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技术:网络病毒技术、隐身技术、火力发射自动控制技术、核打击技术、敌我识别技术等。
未来武器及其技术也可作为切入点加以关注。如高能激光武器、天基武器、反卫星武器、超高速导弹、地球物理武器、第四代战机、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
强国先强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军事图书出版经验和理念,出版好我国的军事技术图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