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好风向再扬帆

2010-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 我有话说
克罗地亚拉多民族歌舞团成立于1949年,是当时克罗地亚成立的首家国家级歌舞团。几十年以来,拉多民族歌舞团在国家变迁、体制改革和经济制度的变化过程中不断寻找创新之路,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不断发展。

歌舞团经理娜塔莎向记者介绍说,拉多歌舞团在成立之初曾经是当时南斯拉夫首屈一指的民族歌舞团,得到政府很多资

助,演出节目以斯拉夫地区流行的“克洛舞”为主,观众也都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代表团以及高级官员。由于每次面对的都是新面孔的观众,在成立后的数十年间,歌舞团的节目种类有限,主要以招牌的“克洛群舞”为主。克罗地亚独立后,拉多民族歌舞团渐渐走近群众,演出的节目也越来越大众化,演出的形式也更加新颖多样。

“克洛舞”步伐轻快,节奏强烈,特别是由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一起跳动时,声势浩大,能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在遵循这种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舞蹈团不断创新,创作了很多新的舞蹈。目前,舞蹈团的团员们能随时演出50多个舞蹈且无需彩排。新颖,丰富的演出内容,让新老观众耳目一新。

随着歌舞团走向市场,歌舞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依靠自己。娜塔莎介绍说,虽然现在克罗地亚的一些知名企业仍然不定期地提供一些赞助,但绝大部分的资金还是来自于歌舞团自身的运营。走向市场就意味着要面向大众。拉多歌舞团在市场化过程中,积极实践了这一理念。除了主动在媒体和旅游景点做广告外,歌舞团还针对本国居民的需求,不时推出提供优惠票的表演场次。如果说外国人看克罗地亚克洛舞会觉得新奇的话,那么,克罗地亚人只有看到国内其他地区的舞蹈才会有新鲜感。因此,在演出中,歌舞团还加入了具有克罗地亚不同地区民族特色的服饰和地区性舞蹈的演出。

拉多歌舞团在首都萨格勒布有自己的固定演出剧院,但是歌舞团并没有满足于等待观众上门,而是积极的走出去,到克罗地亚各地以及其他国家演出。除了每年旅游旺季定期在克罗地亚旅游城市斯普利特、杜布罗夫尼克、欧巴蒂亚等地演出以外,歌舞团还经常到德国、奥地利、法国等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国家演出。这些演出不但提高了歌舞团的知名度,还加强了同这些国家文化团体的交流,对于歌舞团自身的发展和经营提供了很多新的路子。

在谈到歌舞团市场化的道路时,娜塔莎特别强调说,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文化产品已成为大众消费品,所以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虽然拉多歌舞团在克罗地亚的地位已经很高,在同行业中不存在很大竞争压力,但要想闯出品牌,在更大的范围内树立品牌地位,还需要进行良好的包装。她谈到,对于歌舞团来说,舞蹈是表演的灵魂。那么对于舞蹈本身的包装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对外宣传中,歌舞团特别重视突出其舞蹈的民族特色和同其他国家舞蹈的不同性,以树立独具特色的产品特征。除了包装,正确的市场定位对于文化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也极为重要。所谓市场定位,就是要找准自己的目标观众群。对于拉多这种民族特色舞蹈团来说,主要针对的就是外国游客和外国观众,所以在表演的定价和时间安排上就要多考虑外国游客的消费特点。

娜塔莎最后表示,文化走向市场在克罗地亚虽然已经有数十年时间,但真正能存活下来并且获得大发展的文化团体并不多,这也同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但只要文化团体能从市场的角度考虑自己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就能在经营上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道路。

图为拉多民族歌舞团在表演“克洛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