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注重把城市形象策划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文化古都,不能没有影视精品
南京是很有个性的城市。2500年的文明史和“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特殊历史地位给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资源。早在六朝时期,南京的绘画艺术就代表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唐宋和明清时期,这里又先后成为诗词、戏剧、小说的创作热土。
然而,这座文化古都在影视剧创作上却多年失声。在兄弟城市大张旗鼓通过精品影视剧进行城市营销时,南京却连一部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更为尴尬的是,外地剧组争抢找上门取景拍摄影视剧。“历史进程中的许多伟大事件在南京发生,因此故事很多,而且这里有山有水,有传统建筑也有都市风貌,可以说处处是文化、景景有渊源。”一位外地导演说。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
把好脉后,叶皓首发头炮,他亲自撰文《重读南京》,并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大学演讲,希望能激发出南京人的精气神,“南京并不是一座人们眼中的悲情城市,相反,它是一座文化名城、英雄之城、胜利之都。”
同时,南京市为本土精品影视进行了清晰定位,提出了三个要求:“贴近群众说人话,实事求是话历史,围绕城市塑特色”。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嵬介绍,南京市每三年制定一部“全市文艺创作规划”,对本土题材创作进行谋划,还出台了《南京市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资助办法》,仅市委宣传部每年就拿出数百万元用于奖励南京题材作品创作。
借船出海,走出文艺创作新路子
资金不足是制约精品影视剧制作的第一道坎。“以往南京的影视创作基本处于小打小闹的自发状态,各个创作单位之间自立为王,数量少质量差,很难出现精品。”南京日报电视剧部主任何继昌说。
为走出这种小圈子,南京市通过“多元投入”解决融资难题,电视台、民营影视公司、跨界投资的文化企业等都成为投资主体。如今南京市正由出小钱变为出大钱,仅今年一年,《辛亥革命》、《庐山恋2010》和《麦田里的向日葵》等几部大戏,每部戏都拿到了1000万元的专项投资。
通过探索新模式、完善产业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春雨教育集团等国有和民营出版发行机构,纷纷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化业务,在扩大图书出版发行品种之余大力筹建出版产业园并积极涉足文艺创作多个领域。
借船出海,让南京影视剧走出了一番新天地。2009年初,南京广电集团与上市公司浙江广厦合办“浙江玉皇紫金文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影视创作生产,由于投拍机制更灵活、市场定位更准确,投拍的电视连续剧《大女当嫁》二轮播出权被多家电视台争抢;而由南京电视台竞标获得摄制权的4集电视专题片《见证南京大屠杀》不仅摘取了中国电视艺术的最高奖――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最佳作品奖”,还在乌克兰举行的《共同胜利》国际影视节上获得“国际反恐和平奖”,又在第十届四川电视节上获得“金熊猫”国际电视纪录片“亚洲制作奖”。
现在,南京市各类建成和在建文化园区近50家,居全国城市之首;动漫产业也不断推出原创作品,《马可波罗》、《太阳使者》、《海宝来了》等一批本土动画片登陆央视荧屏和各大影院,惹人关注。2009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1.73亿元。
拒绝“三俗”,引导市民价值观
要想使南京题材作品起到塑造市民精神、铸造城市之魂的作用,让老百姓接受是第一步。
原创人文电影《南京的那个夏天》导演虞军豪告诉记者影片命名的深意。“夏天特指2007年的夏天,距南京的灾难年1937年正好70周年。我们拍这个片子,就是想告诉人们经过70年的洗礼,南京这座历经磨难的古城已经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讲述普通南京市民的人文情怀,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如今,这部“平淡中见真诚”的电影在南京市文明办的组织下已免费公映60多场。“看完这部片子,我突然对南京这座城市多了一份热爱,我相信这城市中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爱在。”一位南京女市民看完影片后泪光闪烁。
“这些南京题材作品艺术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不为了迎合观众而随意篡改史实;作品能深入生活和群众中去挖掘故事,风格平实,不说大而空的套话;同时,能把鲜明的城市特色融入到作品中,有创意而不雷同,这些都是南京作品在全国火的原因。”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副教授俞香顺分析指出,传播要想有效,必须让被传播者认同、接受,否则就是“传而不通”。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和境界,在关注文化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文化产品引导社会健康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创作群众喜闻乐见又远离‘三俗’的影视精品,引导市民价值观,在当前具有突出意义。”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