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道县石像群分三期用途各异

2010-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龙军 我有话说
本报长沙8月29日电湖南道县鬼崽岭上数以万计的石像是做什么用的?始建于何时?一直困扰着考古专家。有人认为它始建于汉代,也有人认为建于唐以前,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在实地考察后却认为,它的修建年代远远比人们想象的早很多。根据风化程度,他判定石像分前后三期。第一批修建于史前文明
,不好断代;第二批修建于4000年前,舜帝时代;第三批则建于汉代至元代期间。

刘卫东认为,前两期石像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接近,雕刻手法具有极强的汉以前扁平刻的特点。与目前发现的汉以前石刻不同的是,这些石像的头大多是尖的。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石像已被风化如太湖石。至于第三期石像,无论从风化程度还是雕刻方法看,与前两期有着明显的不同。

有专家认为鬼崽岭是墓葬,刘卫东并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是墓葬,应该埋得很深,不可能只在地下两米。”刘卫东认为,鬼崽岭是一座人工堆砌的祭坛。石像最早有序地排列于祭坛之上,日久天长,周围的土不断被吹来覆盖在石像上,所以才造成石像既有地上、又有地下的局面。

刘卫东认为,第二期石像可能是为祭祀舜帝所造。距鬼崽岭3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九疑山舜帝陵。据司马迁《五帝本纪》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鬼崽岭山前两侧曾等距离坐落着白象庙和禹王庙,远处还有娥皇、女英山。刘卫东告诉记者,白象庙中祭拜的白象公,就是舜的弟弟象。《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舜父瞽叟目盲,舜母死,瞽叟娶妻生象。”但这两座庙已于“文革”期间遭到毁坏,如今只能看到一些在田野里的建筑石墩。刘卫东大胆地提出,为祭祀舜而营造的石像很可能是第二期石像,即雕刻于4000年前的石像。

至于第一批石像的营造年代则应该更早。刘卫东认为,这处祭祀场地很可能在舜去世前就存在了。舜在附近去世,使得这个原本成型的祭台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但由于文献的缺失,历史出现断层,最初在此处营建祭台的年代和用途,目前很难说清。

刘卫东认为前两期的石像主要用于祭祀,而第三期石像则另有用途。

“曾经有一位广西的文化局长对我说,这些石像是替罪石人,广西山里有很多。”刘卫东解释说,古时候凡遇到家人生病遭灾,人们往往喜欢雕一个石人代他受罪,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石人。刘卫东告诉记者,由于石头中没有碳元素,目前还很难用科学手段判定这些石像的年代。(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第一时期石像标本

第二时期石像标本

第三时期石像标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