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技术部专家姚书文在修复文物。
8月3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技术部的文物修复室里,几位在该馆从事了30多年文物修复工作的技术专家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有4万余件藏品,而展出的各类文物只有5000多件。这其中大部分文物是因为各种原因的破损尚未修复而无法展出。
据2005年全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统计,全国文物系统2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问题。而全国承担文物修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有500余人,以每人每月修复1件文物计算,仅修复全国现有的破损文物,至少也需要上千年。
文物修复人才越来越少
由于种种原因,考古工作者所挖掘出土的文物,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破损。以新疆为例,这些破损的文物都会汇聚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来,这里是新疆惟一有能力修复文物的单位。
但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现有文物修复人员的组成看,大部分并非科班出身。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和博物馆里并没有专门的文物修复培训机构,虽说也开办了与文物保护相关的专业,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比,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以新疆文物修复中最常见的泥塑文物修复来说,全国没有一个单位有培训这类人才的地方。泥塑文物在新疆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里易保存,数量多,可内地许多省区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也没有人从事这项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姚书文,是新疆目前唯一专门从事泥塑文物修复的专家。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30多年。可他最初到无锡学习的并非泥塑文物修复技术,而是无锡的泥人制作工艺。因为没有可以学专业知识的地方,他只好先学习如何做泥人,从泥人的塑形、色彩等方面学起,再对泥塑文物修复进行自学。
谈起这些往事,姚书文感慨万千:“我做泥塑文物修复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拿新疆出土的泥塑文物来说吧,什么样的材质都有。泥塑文物并非同样的材质,吐鲁番出土的泥塑所用的泥就与楼兰出土的泥塑所用的泥不同,这些都是我自己在工作中一点点分析研究出来的,没有人教我,也没办法教。”
因为文物修复工作复杂,又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再加上文物修复耗时长久,整日默默在台后工作的人员,少有人前露脸的机会,更不吸引眼球,以致文物修复人才越来越少,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一大瓶颈。
姚书文说,以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破损泥塑文物为例,现在没修复好的就有近600件,以他一个月修复一件来计,也需要50年左右才能完成。而他已快到退休年限了。今后谁来接班?“我不知道”,姚书文忧心忡忡。
寂寞而清苦的修复者
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就像一个个外科医生,用特殊的方法为破损的文物实施手术,从而让他们恢复昔日的风采。参观者看到的是精致完美的文物,却很少了解文物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修复者,在日复一日地与文物进行着寂寞而清苦的超时空“对话”。
在姚书文的修复室里,一件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天王俑,高约80厘米,彩绘斑斓如新。天王俑的旁边是一件深褐色的骆驼陶俑。姚书文介绍,九成以上的出土泥塑、陶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因此修复时往往要实施一些特殊的“外科手术”,其中最常用的是“人工器官置换”手术。
姚书文的一件得意之作就是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天王俑,送来时只有头和躯干,没有四肢。姚书文比照着另一件天王俑为其安装“假肢”,上下两部分对接后,还要用合成材料将缝隙填平,再用矿物原料进行着色。经过这样的“手术”,近10年之后的今天,安装的“假肢”与原件仍宛然一体。姚书文透露,当时修复天王俑的土是专门从交河故城运来的,而打磨用的沙子也是从沙漠深处采集的细沙。
古书画修复技术人员张素珍告诉记者,给文物“整容”,用的材料相当讲究,修复人员要熟知各个朝代、各个地域的纸质特点、装裱材料的特点,这是一项历经数十年实践才能练就的本事。
“国宝”级文物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绢画是自治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就是一幅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
张素珍说,经她手修复的有10来幅。其中最破的一幅拿来时已成了一包碎片,她只是从一些碎片上的星宿图案,隐约猜测这是伏羲女娲图绢画。药物处理、浸泡、冲洗、去垢、重新装裱,她几乎将掌握的所有修复技术都用上了。三个多月后,《伏羲女娲图》才完好再现。
文物修复需要更多年轻人
姚书文介绍,以现在的文物修复工作存在的问题来说,除人员匮乏以外,最重要的还有资金、设备短缺。
在一般人眼里,文物修复工作就是粘粘补补,没什么技术,或者说不需要什么资金。可在专家眼里,文物修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专业性很强。除了泥塑文物修复,还包括纺织品、陶器木器、书画等项目,而在纺织品文物中,又包括棉织品、丝织品等不同的种类。如此庞大的体系,由于材质、工艺、年代的不同,修复的难易度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多门类的技员人员共同组成文物修复队伍。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根本无法完成。
姚书文介绍,以泥塑文物表面的彩绘修复来说,需要分析色彩的成份,但现在却没有设备可以分析,只好用眼睛测出色彩后,一点点地调配颜色,经不断比试,最终确定应该用哪种颜色。在此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对文物会造成极大的损坏,甚至无法再修复如旧。
姚书文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措施,加大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要注意对一些已经面临灭绝的技能人才的抢救性保护,给予更多的支持,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这个行业里来。(本报乌鲁木齐8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