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澳联邦选举委员会官方网站8月28日公布的最终计票结果,澳两大主要政党
由于执政的工党和反对党联盟党在竞选中势力相当,出现“悬浮议会”的前景早已露出端倪。这也使得主要政党在竞选中不得不全力以赴,不敢轻言放弃任何一个选区和社团,甚至“连轴转”地持续“拜票”到投票的最后时刻。据此间媒体报道,8月19日晚上10时后,联盟党领导人阿伯特在夫人和两个女儿的陪伴下到悉尼唐人街共进晚餐。尽管此时他已经连续奔忙18个小时,看上去颇有些疲惫,但他还是坚持与在那里就餐的所有客人一一握手合影。
工党也再次请出在选前被罢黜的前总理、会说一口流利中文的陆克文,前往华人社区为工党拉票。在2007年的大选中,正是陆克文的亲和力,使华人占17.5%的新南威尔士州的贝纳龙选区的结果发生了出人意料之外的逆转。初次参选的明星级工党候选人麦丘一举击败了时任总理的霍华德,使其成为首位输掉议员资格的在任总理,也结束了自由党对这个选区连续33年的固守历史。
澳洲华人对此届大选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希望能通过他们的一张张选票影响澳未来政府在移民、经济等方面的政策走向。据《澳洲新快报》的一份选前民意调查显示,在华人中,有47%倾向投票支持联盟党,而只有26%的依然倾向于工党。这一结果也显示了工党在此届大选中所面临的“下滑”趋势。而贝纳龙选区也再次易手,重新归入自由党的囊中。
“每一张选票都至关重要”。在计票过程中也有着戏剧性的体现。由于得票数相差不大,一些席位的归属频繁易手。此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邮寄投票统计较晚,但关键的在于参选人得票数拉不开差距,有的只有数百票之差,稍有较集中的一些投票,便可能改变最终归属。
陈先生认为,未来华人参政议政更应朝着推出自己的代表而努力,这也将是决定华人是否能真正融入和成为当地主流社会的一部分的关键标志之一。他说,为数不多的几名无党派人士在本届“悬浮议会”中的关键角色,应使华人更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努力不会绝无希望”,但显然“也不会一蹴而就”。他认为,虽然现在澳洲已经有不少华人成为地方和联邦议会议员,有的甚至在地方和联邦政府中任职,也颇受好评,但仍不能很好地反映华人的利益关切,更不能完全反映华人社团的政治分量。他说,尽管华人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受到广泛认同,但却仍觉得离主流社会有一段距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
据有关统计,澳大利亚有67万华人,占澳总人口的3.4%。而拥有华人血统的实际上比这要高得多。陈先生认为,华人应正视自己的力量,结合当地政治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更为积极而有创造性地通过参政议政,彰显自己的政治分量,使自己的利益关切在政府政策中得到反应。通过参加或者投票支持当地某个政治党派是参政议政的一种方法,但要更好地反应华人的利益关切,更需要有自己的代表。(本报堪培拉8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