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总书记怀念的老革命

2001-06-29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张景华 我有话说

刘瑞龙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战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革命先烈为了党的崇高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可以说,共产党80年的辉煌历程是由他们的鲜血铸就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忘我、他们的执著、他们的追求,才造就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基石,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忘记,这些先烈的精神!

今年年初,《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刘瑞龙诗稿》一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收录了江泽民总书记写给刘瑞龙夫人江彤的一封信及抄录的江上青烈士和江树峰同志的三首诗词。信中体现了江总书记和我们党对革命老同志及其家属的关心,江上青、江树峰的诗词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对许多人来说,刘瑞龙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刘瑞龙诗稿》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他的一生有何壮举,和江上青、江树峰有着怎样的革命情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我们不妨回过头来踏着历史的足迹,追寻这位老革命的一生。

曲折瑰丽的革命生涯

1910年10月,刘瑞龙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出生刚刚70天,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生活十分窘迫。1925年,刘瑞龙在南通师范读书期间,受表姐夫恽代英的胞弟恽子强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国民党撕下革命伪装,在上海、武汉等地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疯狂镇压,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在这个血雨腥风的多事之秋,刘瑞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漫长而曲折的革命生涯。

1929年,时任南通县委书记、年仅19岁的刘瑞龙与李超时、何昆、张爱萍、黄火青等同志创建红十四军,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心腹地带组织工农武装。

1932年秋,因出现了叛徒,刘瑞龙不能继续留在上海,党中央决定让他到苏联学习。虽然刘瑞龙一直向往能到当时世界革命中心——苏联学习,但想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毅然决定留在国内。1934年刘瑞龙西上川陕,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不幸的是,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推行极左路线,无端怀疑并迫害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刘瑞龙也不能幸免,但他冒着极大的危险,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干部。

红四方面军两过雪山、三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刘瑞龙经受了残酷的战斗洗礼,以顽强的革命意志走完了伟大而悲壮的红军长征。后来,红四方面军在甘肃高台与反动军阀“马回子”决战失利,刘瑞龙等数十名红军干部被捕入狱。1937年冬,经党组织的大力营救,刘瑞龙和其他几名将士死里逃生回到延安。

解放战争期间,刘瑞龙担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华中《新华日报》战地记者徐熊风趣地称他为“空军司令”,当时他手下只有一位秘书、两位警卫员和两位副手。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就是这位“空军司令”参与动员和组织起几百万人的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奋勇支前;在淮海、渡江和上海等重大战役中,刘瑞龙直接指挥和组织后勤支前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来电影《车轮滚滚》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民工支前的感人情景。

翩然一儒将

刘瑞龙从小就喜欢古典诗词,像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他用枪也用笔投入战斗。即使在环境极其险恶的战争年代,他也经常读诗写词,借以抒怀,翩然一员儒将。《刘瑞龙诗稿》收录了他1929年至1988年创作的近200首诗词,真实地记录了他6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和人民的赤子情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农史。刘瑞龙那些早期“在马背上哼成的”诗作,有土地革命时期用“三字经”的形式写成的布告、通告,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激烈斗争的真实写照,令读者展卷如见铁马关山,如闻军号战鼓。他那些和平时期的诗词,有对新中国的热情歌颂,有他的人生感悟以及对子女的勉励,充分展示了一个老共产党人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和广阔胸襟。

十年浩劫中,刘瑞龙在被非法关押长达5年的时间里,写下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他利用放风时间,从垃圾堆里捡起一片片破烂的烟盒纸,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许多诗词。可以说,《刘瑞龙诗稿》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词集,是一部给予后人以丰富教益和深刻启迪的警示录。

革命情谊源远流长

在《刘瑞龙诗稿》一书中,收有江总书记写给刘瑞龙夫人江彤的一封信。信中说:

江彤同志:

我抄录了江上青江树峰的三首诗词,其中表达了对刘瑞龙顾民元同志的怀念。乍暖还寒,请予珍重。

专此即致

敬礼

江泽民

一九九四年四月五日晚

刘瑞龙、顾民元和江上青、江树峰的战友同志情谊,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早在1927年,刘瑞龙还在南通师范读书期间,就结识了在南通中学读书的江上青。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生于江苏扬州。1927年,在刘瑞龙、顾民元的介绍下,江上青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江上青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江上青以笔为枪,写诗撰文,创办刊物,讨伐魑魅魍魉,传播革命火种。江上青两次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他创作了大量追求革命理想的诗歌,表达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理想的情怀。其中,《刘瑞龙诗稿》中就有江总书记抄录的1939年江上青寄给其弟江树峰的诗:

过隙光阴似白驹,十年患难早相扶。

雄心拼付三期战,别绪全凭一雁书。

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

天涯兄弟成劳燕,互问风尘老病无。

诗中表达的浓浓手足情谊和战友深情,令人感慨万千。

1938年11月,江上青成功地推动国民党六安县长盛子瑾抗日。刘少奇同志曾高度评价说:抗战初期,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在率队谈判返回途中,遭反动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当时任豫皖苏省委书记的张爱萍主持了江上青同志的追掉会。他这样评价江上青:上青的殉国,不仅使我失去了位知友,失去位战友,也使皖东北抗日民主阵线失去了位卓越的领导者,使中国革命大厦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栋梁……

顾民元烈士是刘瑞龙的表弟,1912年生于南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29日,作为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顾民元在赴掘港开会途中被土匪俞福基部拦截绑架。顾民元在羁押中,正气凛然,他在狱中写下了三千言绝命书,安慰亲人:“莫为江流悲永逝,天光常照浪之花。”当时顾元民所在的中共党组织处于地下,与新四军党组织还没有联系上。2月24日,新四军与俞福基部发生战事时,误杀顾民元。同年4月,新四军在掘港召开追掉大会,追认顾民元为烈士。

时隔半个多世纪,活下来的同志并没有忘记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在《刘瑞龙诗稿》一书里,收录了江树峰1982年怀念江上青的词《调寄青玉案》以及江树峰怀念顾民元书赠刘瑞龙的词《调寄八声甘州》。《调寄青玉案》写道:

……

碑铭已勒洪湖渡,

英烈江淮生死处。

翠柏丹枫千万句:

青阳春早,

广陵梅吐,

嘱我行兄路。

词中表达了两位革命老人对故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为中国农业走到最后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1955年,毛泽东主席接到农民的反映,说是麻雀祸害庄稼,于是批示:麻雀是害鸟,能不能消灭它们?毛主席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刘瑞龙。

麻雀究竟是不是害鸟?为了慎重起见,刘瑞龙特地找到动物学家钱燕文。钱燕文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在他的印象中,麻雀是吃植物种子的,植物种子多半不是粮食,况且麻雀还吃害虫。钱燕文思忖再三,提笔在报告下边写道:“我不敢肯定是否应当消灭麻雀。”鸟类学家郑作新提出要辩证看待雀害。1959年,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上书毛主席,毛主席批示:“麻雀不要打了”。

“文革”后,刘瑞龙回到农业部。80年代初,已是古稀之年的刘瑞龙,先后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为总编委主任的刘瑞龙,不顾年迈多病,不仅为推进全书编撰作出了重大决策,而且事事亲躬,作出具体部署,对全书的成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88年5月25日,78岁高龄的刘瑞龙,在广州参加全国农史学会学术讨论会时,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不幸溘然长逝,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