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香山北安河的李女士,谈起海淀医院的兼职专家门诊时非常高兴地说:“我的眼睛因为糖尿病逐渐衰退,医治了几年,总是辛苦地跑到同仁医院去看病,现在在家门口的海淀医院就有同仁的眼科专家,这样大大减少了看病的辛苦,却同样享受到了专家级的治疗。”
位于中关村中心地带的海淀医院,在以前没有什么名气,而现在却名扬京城,吸引了许多远在香山、石景山等地区的人们前来就医。是什么使人们慕名前来海淀医院就医呢?院长于小千谈了当初医院改革时的想法:在北京的西北地区没有一家像天坛医院、友谊医院等享誉全国的大医院,而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关村,因脑力工作者较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人们却要跑到远在南城的天坛、友谊医治,长途奔波对急性患者来说大大降低了抢救的效率,而成立一年的海淀医院脑科中心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北京西北地区一颗令人瞩目的新星。
这所包含眼科、心内科、肛肠科、骨科、脑外科等在内的综合医院只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人们对这样的医院在医疗技术上是否会信任呢?随着卫生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可以聘用部分兼职技术骨干”后,在海淀医院里出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同时也是其他医院的主力,在固定的时间里来海淀医院出专家门诊,有时也做手术。这些兼职医生有宣武医院的脑外科专家丁育基教授,有二龙路医院的肛肠科专家,有同仁医院的眼科专家等。流动的人才给海淀医院带来了新的技术,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于院长介绍,海淀医院日门诊量近3000人次,多年来居北京市各区级医院之首,病床使用率达85%-90%。引进国家级人才,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专业技术成为医院深化医疗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医院效益提高的关键所在。
兼职专家对本院医生有什么影响呢?在海淀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沈大夫说,医院实行这种从外面请来各科专家的制度,符合海淀医院发展的特色,像丁育基教授的到来就吸引了许多患者。
这些外请的专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带动了全院专业水平的提升,我们也学习了专家的专业技术及敬业精神。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才不会落后,年底医院将建立考核制度,主要考英文、专业及临床技术三方面,实行竞争上岗。
于院长也非常支持人才流动:“其他医院需要我院的人才也可以去。像丁育基教授,别的医院要请他,我也非常希望他能去,这说明我们海淀医院也有人才,医学是没有边界的。”
来海淀医院就医的老百姓提起海淀医院现在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水平都给予了肯定,即将投入使用的占地达5.4万平米的医院新楼将会使百姓的就医条件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