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神病患者 请到康复基地来

比在家休养更利回归社会
2001-08-07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清 我有话说

一个四十多岁的精神病老病号,长期的药物治疗已经很难出现奇迹。甚至对于医护人员刚刚跟她讲过的事情,转过身的工夫就“忘得一干二净。但是通过康复疗养,她现在可以主动和周围的医护人员打招呼了,家人对此十分惊诧,不得不信服康复基地的“魔力。

北京市宣武区康复基地的田大夫说,刚刚来到基地时,那位病人的记忆力很差,近乎于痴呆。为什么在康复基地比家里更利于精神病人培养技能,有利于回归社会呢?据精神病院的副院长张羽香介绍,病人家属在照顾此类病人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冷漠,另一个是过分溺爱。有一个在上班以前发病的中年精神病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公费医疗的支持,自然而然将一家人拖入贫困。家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利用拆迁的机会,将房子换到新小区,只是给他在北京的远郊租了一间小平房,他的父亲在每个月的某一固定时间给他送100元生活费。这个可怜的人虽然精神疾病有所好转,但是心灵又受到严重的伤害。他只得依靠拾破烂勉强度日。还有的家属,过分溺爱精神病患者,不让他们做家务,甚至为了避免受到来自社会的伤害,不让他们出门。长此以往,病人虽然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但是,生活技能却在逐渐退化。一旦失去呵护,他们即便流落街头也不会行乞裹腹。

目前,我国精神病人的现状不容乐观,发病年龄在不断降低、发病人群的知识层次在不断递增,精神疾病的诱因一直是世界医疗界的一个谜,可以说,精神疾病目前还是难治之症。我国目前对此没有一个系统的康复标准,精神病医护人员只有在实践中逐渐摸索经验。

令人兴奋的是,康复基地试运行阶段的实践表明,养鸡、养鸭等适当的劳作可以达到医疗所不能及的康复效果。其实,从一个层层封锁的环境到一个开放的天地里,精神病人改变的不仅仅是视野和心情开阔了,更多的是他们的人格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他们在步入主流社会以前,必须要学会消费,适应集体生活,这些都要在基地进行恢复性训练中重新领会。病人每月按积分得奖,有的奖励高达一百多元。他们的每一分都来之不易,按时起床、积极参与劳动、助人为乐等等都得要像小学生一样重新学起。精神病人有了钱,也不可以随便乱消费。在医生的带领下,集体去村子里的小商店体验消费。该买什么,该买多少,都得在医生的指导下一板一眼地慢慢学,渐渐地,病人在购物中重新适应了生活,他们“学”会了砍价,消费心理渐渐成熟起来。

是不是经过康复的病人就可以顺利地回归主流社会?记者听到的信息是不乐观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精神病人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里也没有相应的条文。对于他们的再上岗和再就业,各个部门也都没有特别的政策给予照顾。有的效益好的单位,甚至对医院方面讲,宁愿为病人每月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也不愿为他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有的病人症状缓解以后,在社会上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据记者了解,在北京,像这样的康复基地目前只有两家。对此,精神疾病专家再次呼吁,探索精神病人的康复方法,远远不只限于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社会各方面都应以一个平和的心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可以想象,如果在这个社会里,像精神病人这样的弱势群体都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那么,我们广大健康公众的生活状态将更加美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