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只是几天、十几天的一次性行为,而商品房的使用却要延续几十年甚至更长,理所应当受到重视。可现在很少有开发商能主动想到并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于是,签过合同之后,许多消费者发现,他们花钱买的竟是一堆烦恼。
近一年来,“关于开发商不能按期交房”的投诉减少了,但新问题随即产生——许多开发商交房时虽然没有违反合同规定的日期,但小区的内部环境往往处于一种极其混乱的状态,自然,交房必需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更难找到。“先糊弄着把房交了,反正不算违反合同。”是这些开发商的普遍心态。但为了售房时吸引客户,他们往往硬将交房时间提前,上述那些情况普遍发生也就在所难免。
装修押金、审图费、施工人员管理费、物业管理保证金……入住前,每位业主都要面对物业公司开具的交费清单,当户主对其中一些项目表示疑异时,物业便会或软或硬地甩出杀手锏——“不交费就别想拿钥匙”。另外,一次性收了几年采暖费、几年物业费的现象,在许多小区也都有发生。
前些年,购房人吃亏最大的一块就是面积,近两年来,随着合同文本的逐渐完善,购房人也吸取了前辈付出惨痛代价换来的教训,10%、15%的误差基本已不复存在。但精明的开发商又想出了新的方式来做面积文章。
陈女士在她当初签购房合同时,她也进行了许多咨询,特别注意约定了3%的误差范围,本以为在面积问题上不会再有什么问题,可入住时,开发商向她提供的面积测量却显示,她家的建筑面积共多了2平方米,需要再交2平方米的房款,但房内减少了半平方米,这样近万元的钱都补在了公共面积上,自家面积减少了。她找到开发商,开发商拿出他们签的合同,按合同规定,2平方米的确没有超过约定的误差范围。陈女士怎么想都觉得窝囊。
在开发商违反承诺的事例中,绿地微缩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情况。
其实,许多小区的绿地在入住时,比当初在沙盘上看到的大片绿地都会多多少少减少,承诺的30%的绿化率怎么算也不够数,在买房过程中,这点往往让买房人最伤心。
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相当多由房管所改制而来的物业公司的惯有脾气特大,业主们戏称这种公司是“大爷”物业。反正我是管你们的,犯刺儿,看怎么治你。这种“霸道式”的服务在诸多小区都存在。物业公司说什么,住房就得听什么,敢怒不敢言。否则,就要吃苦头,甚至遭断水、断气、断电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