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桔子》的暖色

影视评议
2002-03-05 来源:生活时报 ■萧燕 我有话说


一部哀怨凄婉的《桔子红了》,惊异着被幽默小品惯坏了的大街小巷。在精美绝伦的唯美风格和演员淋漓尽致的表演之下,悲惨的情愫包裹着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的一掬热泪。但是在《桔》剧的悲剧色彩之中,我们也感觉到了一些温暖,那就是全剧的几个人物除余嫣红之外,几乎都表现了十分的善良。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出悲剧——大老爷得不到秀禾的爱情,又被二太太欺骗,还辜负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大太太;大太太空守菊园,丈夫中途情变,害得她大半生望妾生叹;六叔耀辉抗不过封建的伦理道德和舆论的压力,痛失情人秀禾甚至不能承认亲生的孩子;秀禾更是被嫁作小妾,失去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后为报答老爷和耀辉难产而死。

但是剧中的每一个人,又都表现了出奇的善良,老爷不仅回心转意善待了结发妻子,而且理解了六弟和自己小妾的爱情,他移情嫣红也只是希望能给容家生个孩子。大太太对待秀禾就像对待亲生的孩子,无微不至。秀禾更是善良无比,她希望给家里的每一个人带来快乐,惟独自己“什么也没有”。她在临产前大段的独白是作者的总结性“发言”,她对肚里的孩子说,你什么都不应该怨恨,谁也不应该怨恨,他们各自有自己的难处。而大太太和老爷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值得尊重。这种对人物的处理,完全突破了描写封建大家族爱情故事作品中的人物模式,有钱的老爷一定是奸诈、玩弄女性、封建顽固不化。大老婆对小老婆或者皇帝的正宫娘娘对妃子一定是嫉妒而凶狠。人们终于感觉到在那个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封建大宅门里,原来也有善良的灵魂。

当然我们也难免有一些疑问,现实真的是那样吗?像大太太和老爷这样“善良”的有钱人果真具有代表性吗?《桔子红了》的人物,是否太多了理想色彩?

如果拿清末言情小说的《红楼梦》和《桔子红了》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前者在一片歌舞升平、喜笑颜开中,暗含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后者在一片凄凄惨惨戚戚之下却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虽然这样的人物性格塑造可能是作者理想化了的,但是它却为悲剧《桔子红了》增添了一些暖色。人们会感到,人物的悲剧命运,是那个时代造成的,而并非人物本身的罪孽。就像片子的开头曲唱到的:“生活本来就是无奈。”

人物的善良和社会环境的压抑与灰暗,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更加鲜明的反差,使人们更加痛恨那个封闭的、封建的中国,更加同情这些生活在那个时代,被环境吞噬了人性的主人公们。也许,这就是这部故事简单,情节并不鲜见的作品仍然十分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