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治沙尘暴植树要讲科学

2002-03-08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陈君 我有话说

沙尘暴今年会光临北京吗?

3月5日,北京刮起了四五级的大风。尽管没有出现黄沙弥漫、遮天蔽日的景象,但仍使人想起去年华北以及北京地区的十几次沙尘天气。这样的沙尘天气今年还会再重演吗?

据了解,在日前举行的国家林业局和中国气象局2002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趋势分析会上,专家指出,连年持续干旱少雨加上暖冬天气,以及太平洋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变化无常,将使今春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与去年相比很可能难以有明显减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的一位沙尘暴研究专家,经过4年多的分析研究发现,沙尘暴虽然与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之间没有关联,但与降水有着明显、直接的联系。内蒙古地区中部已经连续4年干旱,地表植被衰退,部分地区草场全年没有返青。许多沙尘源地区入冬以来无雪覆盖,土质干燥疏松,形成了沙尘天气所需的沙尘,从而对北京地区构成威胁。但这位专家指出,北京自1995年以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沙尘暴天气,而是沙尘暴过境、沙尘随大风下沉致使能见度下降的扬沙浮尘天气。

沙尘暴并非一无是处

这位专家介绍,沙尘暴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其一风灾,大风导致铁路、航空交通中断;火借风势,火灾隐患增加;电力系统受损,工厂停产;人畜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西北地区的羊群损失惨重,无孔不入的沙尘使户外的人们明显感到呼吸困难,容易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二是环境灾害,浮尘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加大,甚至波及南方,杭州、南京等都受到了影响。其三,风蚀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他还强调,沙尘暴并非一无是处,它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营养资源。海洋营养物质如钾钙等,除了入海河流提供外,很多是靠大气沉降供给的。这就好比台风。它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如果没有它,何来那么多的降水?

起沙源到底在哪里

据了解,目前我国投入治理沙漠的资金已经跃为每年3000万元,但仍然处于沙进人退的状态。要达到全面遏制沙漠迅速扩张的态势,预计至少需要15亿元投入。治沙资金加大加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地方纷纷争抢“我们这里就是起沙源”这并不光彩的名声,以争项目要资金。该专家曾到新疆某地考察,看到无论是哈萨克斯坦还是当地刮来的风都是干干净净的,可当地负责人偏说是“脏”的,并坚称,北京、天津、上海甚至全世界的沙尘暴都是那里起始的。专家们哭笑不得。

这位专家指出,整个蒙古荒漠化地带、新疆、甘肃、河北张家口以及蒙古国等都是潜在的沙尘源地,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沙源。比如:某一次沙尘暴从蒙古国东、西部地区初始源区起沙,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西部得到沙尘的补充,两条“沙龙”强强结合,沿化德、张家口直逼北京。此次作为补充源的浑善达克沙漠下一次可能变为初始源,因此起沙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盲目植树是沙化重要原因

沙尘暴很大程度上是由天气和地表两大因素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沙尘暴不能被根治。因为,人无法遏制住大风。但土地荒漠化是可以控制的。“然而,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可沙化形势却依然严峻,从1994年以来,全国沙化土地每年扩大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吞噬掉一个较大县份的土地面积。这是为什么?”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专家指出,盲目植树、不讲科学是原因之一。

这位专家去年到宁夏、新疆考察,看到一些地方因为水资源极度匮乏,树木成片死亡,令人痛心。宁夏一片林区由于资金到位,5年来小树有水喝有阳光健康地成长着,可眼下这个项目结束了,没有资金供小树喝水了,场长急得四处化缘。在那个连人畜用水都非常困难的地方,小树的饮水可想而知,人们不禁为它们的命运担忧。专家说,有些荒漠化地区的地表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层坚硬的壳,大风吹来风沙沿表面滚过并不起尘。可为了治理沙尘暴,有的地方组织人力在荒漠深处植树造林,坚硬的壳被破坏了,大风一来,很可能形成新的起沙源。有人甚至提出“50年后把浑善达克、塔克拉玛干沙地变成绿洲”,这是不可行也是不可能的。

有些沙漠地区只适合种草而不适合植树。树木的蒸腾作用就相当于抽水机,当沙漠地区宝贵的地下水被“抽”走后,树木只有死路一条。内蒙古某市5万亩杨树目前已经死光就是例证。但是,这些惨痛的教训没有唤醒人们的认识。

专家指出,欧洲植树造林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不要把半天然森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林区,而应该尽量让它在整体上接近天然状态,让树木变成“真正的森林”。考虑新种的树木是否与整个地区的生态相适应,因为树木需要几十年才能变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位专家建议,减缓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我们应当从身边的环境做起,在小区庭院及北京周边植树种草。

上述观点引起一些专家的共鸣。一位从事国土资源研究的专家指出,沙尘暴两大因素之一的大气环流是人的力量干预不了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