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漫长的契诃夫

2002-04-23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在中国,《契诃夫文集》的命运谈不到幸运。一部文集,出了20年还没出全。

契诃夫本人应是幸运的。他这部文集的译者汝龙,是一流的翻译家。汝龙的一生主要是翻译契诃夫的作品。在中国,一谈到巴尔扎克,人们会想到傅雷,一提起莫泊桑,人们会忆起李青崖,一说起普希金,人们又会念起查良铮,这些译者多是终其一生译一位外国名家的。早在解放前,汝龙就译出一系列契诃夫小说单行本,解放后出版了以《艺术集》、《嫁妆集》等为书名的契诃夫小说集27册。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了上下卷本的《契诃夫小说选》,至今仍在印行。粉碎“四人帮”后,汝龙决心要根据俄文版《契诃夫文集》的规模,译出中文版的《契诃夫文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得知上海译文出版社将出版全套文集的消息后,遂开始了与该出版社间的漫长通讯和邮购。1980年10月,邮购来《契诃夫文集》第一卷,书价是1.75元。之后的5年中,每年出版一卷,出到第六卷。1986年以后,多次问讯第七卷是否出版,总是告知因征订困难尚未出版。看一看印数,就可知难以出版的原因了:第一卷印数是3万,第六卷印数已减至7000册。一来二去,对邮购第七卷的希望越来越淡化,也就不再去信打听了。到了1994年,又去信打听出版情况,译文出版社来信告知,第七卷已售缺,八卷至十卷可以邮购。于是又邮购了这3卷。这3卷是1992年至1993年出的,印数都是2000册,少得可怜。可怜契诃夫,在12亿人的中国,竟然找不到读者?由第一卷的3万到第十卷的2000,说明什么呢?中国有一万多个图书馆,几万家书店,竟然把契诃夫的书拒之门外,是契诃夫的作品不够档次,还是中国的读者改变了对契诃夫的感情?我对上海译文出版社充满崇敬之情,19年来,他们坚持这项“胡子工程”。每卷发行2000册,肯定赔钱,可他们赔钱也出,为的是让中国有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契诃夫文集》。

没有买到第七卷,是一大憾事。我求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朋友寻找,都说印数太少,早已脱销,无法弄到。又托吉林省著名学者、藏书家上官缨先生寻找。老先生把这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他托外地的作家朋友购买,没有买到。几次来信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想办法。上月老先生来电话说已经弄到,几天后托人带给我。原来是上官缨先生到一位朋友家去,见其书架上插有几卷不配套的《契诃夫文集》,第七卷恰在其中,于是好说歹说,用自己的几册书为我换来。当我收到这来之不易的第七卷时,泪水盈眶,一个年近七旬的学者为我奔走,实在于心不忍。他,一个终生眷恋契诃夫的人,理解另一个眷恋契诃夫的人。这一卷书,记录着我们师生间的友情。到1996年,收齐了前10卷。1997年又邮购到第十一、十二卷。余下的契诃夫文论集、书信集至今仍未出。看来《契诃夫文集》要跨世纪了。

翻译家汝龙先生已离开人世,不知尚余的几卷文集是否译完?如果译完,不知何时出版。如没译完,出版史上会留下一件恨事。无论现在还是今后,热爱契诃夫的读者会永远纪念汝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