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一片沙漠中,数码相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之一。巨大的利益驱动和富有魅力的前景,招致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淘水者”。有传统照相机领域的佳能、奥林巴斯、尼康等霸主,也有传统冲洗服务巨头的柯达与富士,还有来自消费和IT制造领域的索尼。都发誓要在这片“绿洲”上抢得一方“宝水”。不久前,佳能宣布从今年起的新目标将是传统影像和数码影像的双料冠军,显然是将矛头直接指向数码相机的全球老大索尼。而仅在一年以前,柯达等随便一家数码相机市场的份额都远远走在前面。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佳能索尼之争注定是一场真正的龙虎之争。
在众多的数码相机“淘水”者中,索尼已是公认的霸主。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一年SONY销售的数码相机已经占到了全球总销量的25%-30%之间,如果按全球总量1400万台计算,应该超过了300万台。
但索尼要想继续保持霸主地位,也面临着诸多考验。首先,整体经营正处于阴暗时期,这必然使其在数码相机研发、推广方面的投入受到影响。其次,在光学等领域缺乏必要的积累,只能通过和传统的相机厂商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镜头的问题,目前它的合作厂商是德国的蔡斯。另外,在其一直凭借以呼风唤雨的CCD技术方面,目前CMOS技术已经提供了一种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这对索尼来说是一个不好的兆头,尤其是在中高端。据一项调查结果,索尼的“DSC-P1”去年8月就曾将冠军的位置让给了佳能的“IXUS DIGITAL 200”,该产品采用的正是索尼所擅长的CCD技术。
这些表明,索尼在数码相机领域正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者,能否继续保持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和推广力度,提高整个部门的赢利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它的未来。
尽管在传统相机领域佳能是公认的领导者,但在数码领域它却是个后来者,直到2000年6月才推出第一款产品,但不到两年,就一举进入主流行列,并成为专业领域的引领者。2001年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跃升至15%。
这些在知情人看来是“蓄谋”已久的。首先,采取蓄势待发的策略,一方面私下加紧数码相机技术的研发,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IBM在由大型机向PC的转变时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而微软在对待Java和其他体现开放思想的技术趋势上也正在采用这种策略。
在综合实力方面,佳能在全球500强中排在100多名,而影像行业其他竞争对手如奥林巴斯、富士、柯达等,都排在在300—400名。技术上,CMOS的发明可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专业化产品,在中高端领域更加如鱼得水;另外,传统相机领域技术和专业上的优势能移植到数码领域。据悉,佳能在美国专利局的专利注册数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第二名,第一名是IBM。
佳能不久前明确表示2002年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要力争达到20%,并且放言要在2004年或晚些时候实现其目标。依现在的情况看,这一目标也绝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索尼与佳能谁是最终赢家?要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显然是难上加难,因为数码相机市场本身就处于一个迅速扩张、迅速变化的上升期,而且其诱人前景也会引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而参与者的策略选择和执行都面临着诸多未定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都是可能的,但在今明两年一切便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