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媒体众多,信息如潮。电视、广播、新闻、电脑网络信息不断,当每日报纸送来时,还有多少新闻可读?大都已明日黄花矣!
不少人订各种报纸主要是阅读副刊。一张报纸办的较有特色,能使读者留下印象的大都是副刊。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艺副刊就是以文会友,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人们心态,形象有趣,使广大读者在不知不觉的精神享受中,起到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五四”以来的报刊,几乎都凭文艺副刊叫座。当年《语丝》、《莽原》创刊时,不过八开两版的小报,鲁迅先生利用这两块方寸之地,团结、指导了大批青年人投入革命事业。解放后的报刊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引导广大读者建设两个文明事业中,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当时各种报纸,每天都有显著的副刊内容。
近年来文艺副刊纷纷停办,各类明星和一些无聊文章的副刊猛增,其动机无非迎合一些读者阅读兴趣,忽视了文学的社会作用,也不管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眼下的报纸副刊,缺乏自身的特色,专选有“卖点”的稿件刊登,往往一篇作品,多家刊登,都向“人民币”看齐,谁还下功夫培养文学的创作骨干队伍,谁还为自家副刊特色肯下大功夫。而今一些销售量大的报刊,仍是以副刊叫座。
副刊在传统上就是文章短小精悍,一个副刊有如多彩的拼盘,令人兴趣倍增。无论散文、言论等大都不满千字,一篇篇短小的文章,读来乐趣无穷,不忍放过一文。今日副刊长而又空的文章,屡见不鲜,读得人烦闷,大大败坏了副刊的名声。尤其一些自以为立意深刻的诗文,更讨人烦,谁还花钱买罪受,这亦是副刊败落的一个因素。
保持报纸的魅力,使读者永不忘怀的是有自身特色的报纸副刊,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新闻。《鲁迅全集》改进的各类文章,有一大半都是从各报副刊中得来的。可见副刊的历史意义。有的报纸已停办了,但它的副刊仍活在读者心中。愿各报副刊,都成为读者心中的一块“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