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始了,对于度过愉快暑假的学生们而言,新一轮紧张的学习生活又拉开了帷幕。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家长们在殷切期盼孩子新学期有个良好开端并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同时,切勿忘记:让孩子们踏入校门时心情也有个好开端。
或许很多人会感到不解:“爱”与“虐待”怎么可能联系在一起呢?可事实上,恰恰是父母们那令人难以承受的过分期盼与关爱,给学习任务已经很重的孩子们增添了更重的精神负担。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无异于一种精神虐待。新学年刚刚开始,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
目前,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心理问题正逐渐向低龄化延伸,已经波及中学甚至小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来自学习的压力之外,来自家庭的压力占了很大比例。这其中包括家长本身的素质水平以及家庭氛围是否温馨和睦,更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他们往往在生活上给予孩子过多的宠爱甚至溺爱,造成孩子较大的依赖性;而对孩子的学习却超越现实的过分要求,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由此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事实上,恰恰是那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心理越脆弱;而逆反心理越强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后碰的钉子会越多,人际关系也相对较紧张,在得不到适当调整的前提下,他们有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给自己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相信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上述的结果,那么就不要脱离实际地给孩子提出过高的学习目标。在开学之际,要鼓励孩子、宽慰孩子,让孩子带着自尊、自信的好心情踏进校门,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曾几何时,能够迈进校门、坐在教室里学习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现如今,对于许许多多饱受寒窗之苦的学生而言,这却似乎是受罪。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习焦虑症及厌学心理已成为青少年很严重的心理障碍。可是对于一些考入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则又是另一类问题:比较心理所造成的心态失衡。
对于前者来说,首先应该明白一点:学习本身就是比较艰苦的,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当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在树立信心、攻克难关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动脑筋、用“巧劲儿”,力求掌握学习规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从初中升入高中或是从高中考入大学之后,新生均面临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环境,其学习特点也有很大不同。此时,不仅需要同学们对课堂所学内容有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中,发现并掌握诸如此类的方法和规律,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有助同学们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
对于升入各类名校的新生来说,在新环境中克服心理失落感和沮丧感尤为重要。许多在原学校里的“尖子生”,考入名校后才发现自己不过如此,以往那种出类拔萃的自豪感似乎已荡然无存,于是便沮丧、失望、忧郁,情绪一落千丈,甚至无法自拔。
近年来,有些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竟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难以应对日常生活学习中常见的问题而被迫休学。他们在小小的挫折面前灰心沮丧、无所适从,并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专家分析认为,这些问题反映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大多在家长。父母长期大包大揽,使温室中长大的孩子经不起任何风雨,一些小小的困难就能彻底挫败他们的意志力,因此有人认为,退学大学生一半是心病。
大概不少为人父母者很难相信,包办孩子的生活竟会导致他们因心理障碍而失去在高校深造的机会。可是,许多令人心痛的事实却无情地证明了这一点,现实在呼唤人们的警醒意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容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有助成才!
每年九月,无数学子怀着美好的追求与理想,踏进了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打开了新的课本、新的笔记,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带给同学们新的心情、新的梦。学习生活肯定是紧张的、艰苦的,但同学们只要具备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坚强自信的人生态度,就一定不会被困难和挫折击垮。新学期、新环境虽然会给新生带来些许不适感,但只要勇敢地学会适应,生疏感和孤独感很快会被抛到脑后。同学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在提高智力因素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加强和完善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以利于今后的全面发展。
美好的未来和成功的事业都离不开身体健康这一基本的前提,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那么,在新学年伊始,同学们应当怎样想又该怎么做呢?其实,只要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跨越不了的鸿沟!
相信吧: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你的未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