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样对待孩子的“情书”

心理视点
2002-09-10 来源:生活时报 牛辉 我有话说


夜深了,我仍在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却无意中发现了夹在本子里的一张纸,上面的内容使我大吃一惊,原来这竟是一封女生写给男生的“情书”!在信中,这个女生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班上这位“小帅哥”的喜爱,同时也对他和另外女生的“要好”表示责备与气愤。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一行行熟悉的字体竟是出自一名优秀学生干部之手。意外之余我更感到震惊,他们才是五年级的学生,朦胧的爱慕之情竟提早出现在了11—12岁孩子的身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上课时的一幕幕情景又重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两人是同桌,最近一段时间他俩上课时总是提不起精神,回答提问时经常张口结舌。哦,原来答案在此。

看着这封信,我陷入沉思。眼下的孩子已不再像以前一样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对异性同学产生朦胧的好感,孩子的心理过早地成熟了。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朦胧感情”便是不容忽视的事情。此时,我眼前又闪现出两个孩子天真活泼的笑脸,他们的表现实质就是青春期的一种“情感萌动”,如果只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或是武断地当着同学批评他们,甚至向家长告发的话,其结果不但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而且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孩子的心灵扭曲之后,会对周围的一切甚至是对未来都抱有否定和敌视的态度,非常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应当如何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地度过这一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呢?

现在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加上各种外界的影响,使很多孩子的青春期提前来临,在心理上也趋于早熟,以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孩子们的心理发育程度显然已不太合适。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曾指出:“人的一生在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教育时期,一个是0—4岁的智力开发的早期教育,另一个就是10—15岁的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实际上,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使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更科学地了解自己生理、心理的发育状况,更理性地看待自己一系列的身心变化,促进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目前,虽然许多小学生比较早熟,有些调皮的孩子在互相称呼时比较亲昵,与异性同学交往也比较大胆,但他们的表现实质上是对异性同学一种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当孩子长到10—12岁时,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尤其是女孩,青春期发育比男孩大约提早两年左右,加之她们比较敏感,对异性同学产生朦胧好感时也会增强了解对方的渴望。此时,深入浅出的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打破男女生之间过分的神秘感,避免这些早熟却不失天真的孩子走入误区,以至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如自卑、焦虑、孤独、失落感等等。对他们来说,耐心的疏导教育远胜过粗暴的训斥指责,后者往往不但起不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反而常常事与愿违,产生较强的负面效果。

面对手边这封“情书”,我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对这个女生进行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疏导,使她欣然放下了心理包袱。这个女孩的困惑和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她又重新健康快乐地投入了新的学习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