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京郊改水任重道远

2002-09-20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孙展 我有话说

去冬今春,北京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干旱。然而,在大旱面前,北京市郊县却没有感到缺水问题,这与北京自2000年起加大农村改水力度,增建联村水厂有很大关系。北京市计划在2000年至2005年间每年投入农村改水资金1000到2000万元,计划在全市210个乡镇建立联村水厂150座,实现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改水、提高水质为目的的科技改水和开展除氟扶贫工程的健康改水等,这些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人口吃水问题。

日前,记者在北京郊区采访发现,在各地区大力投入资金兴建水厂的同时,在人民的意识上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农村改水的重要性。

生态改水工程解决干旱问题

9月12日,记者来到北京平谷北部的半山区的大华山镇联合水厂。水厂建在一座栽满果树的小山上,据北京市爱卫会的同志介绍,这座新水厂是爱卫会联合水利局设计建立的,利用山坡的高度和自然落差,解决了水厂的技术问题。因为有爱卫会的参与和帮助,为当地村民节省了几百万元的设计费。在以前,全村2眼深水井平均每天工作20个小时,每月耗电4.2万度,电费开支2.3万余元。而改水以后,因为利用先进的管网送水,一眼井每天工作12—15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镇政府所有单位和村民的用水,节约了大量电能,电费开支每月才8500元。

平谷大华山镇是以“北宫桃”而闻名的“桃乡”,但是大华山是个十分缺水的乡镇。由于多年自然干旱和自来水管网老化,尽管2眼机井昼夜不停地工作,在大华山镇政府所在的大华山村全村1300多户,仍有600多户吃不上水。全村28眼浇灌果园的水井多数干枯,14000亩果园也多数干枯。经过一年的努力,大华山镇联合水厂在今年5月正式供水,解决了大华山村和镇政府及附近7个自然村的吃水问题。

臭氧除菌农村改水新方向

在北京大兴区牛坊村水厂,记者看到了臭氧消毒处理器。据介绍,牛坊村因为地表水质污染,导致饮水中大肠杆菌超标。在大雨过后,村里经常发生大面积痢疾爆发。曾经有一次一天发病的人数就达到70人。北京市爱卫会的工作人员深有感触地说:“1985年,第一次改水工作来到牛坊村,从井里打出来的水腥臭得无法下咽。”据了解,多年来水厂使用氯消毒剂消毒,按照要求氯消毒剂的作用时间要30分钟,而农村水厂的特点是管网短,在一般情况下水在管网中只停留十几分钟,起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臭氧水处理器的作用是将清洁度很高的臭氧气体经过气液混合装置和水进行掺混,制成浓度很高的臭氧消毒液,再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按比例投放到供水管道中。实验证明在臭氧浓度不低于0.2mg/L时,臭氧消毒液和水接触3分钟里足以杀死水中的大肠菌群和其他细菌。而臭氧也对病菌、霉菌、寄生虫卵和其他病原体有杀灭能力。利用臭氧技术杀灭水中微生物在国外早有实践,但是由于技术难题和资金的较大投入,之前在我国还没有见到使用。北京市爱卫会改水办公室副主任孙贤理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出的新型掺混技术,制取出高浓度的臭氧水,非常适用于农村供水系统间歇性强,达到了使用小功率设备完成饮水消毒目的。

联村改水促进经济

记者在北京通州、大兴、房山见到一所所新颖别致的农村水厂,它们是农村改水精品工程的一部分,这些集中式供水厂改变了单村水厂设备简单、规模小、使用年限长、损害严重的缺点,将资源整体利用,扩大了受益人群。联村水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度,改变了以前管水员不固定的特点。联村水厂因为供水能力的增强,改变单村水厂只供应生活用水,不能投入企业生产使用的状况,对发展地区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州潞城镇的联村水厂不但解决了村镇供水问题,同时供应附近的大型地产项目的用水。在房山阎村,以前因为吃水困难,小学生上学要背着水罐,而联村水厂成立以后,新建的工业区半年就增加企业7家。特别是某地区属于高氟地区,尽管经过初级改水,但是一村一井水中含氟量根本得不到解决。通过建设规模水厂,一般水井井深300米,防止了地上污水渗透,也彻底解决了高氟问题。

农村用水需要新观念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在北京近郊水厂的单村水厂占90%以上,这些水厂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农村水厂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化,农村饮用水出现水资源不足、污染严重、浪费惊人的问题,这些单村水厂虽然解决农民用水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安装上水表,农户滥用水的行为非常明显。于是向村民征收水费,而水费一收,吃上水的农户认为交钱多了,不用白不用;而经常断水的农户干脆不关水龙头,一来水流得满院子,而一些边缘户因为管道长,在自家水管安小水泵,强行夺水。而单村水厂在维护建设上也缺少资金支持。

即使联村水厂也因为法人地位不明,仍是一个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机构。村民在水厂建立时也投入部分资金,所以水费的收取还不能完全纳入市场,只能维持低价。对于供应区内的开发区中的企业也没有资格收取水费。如何指定农民可以接受的水费,农村自来水管理亟待有关部门制定管理条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