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通常就是中国传统农历年中家长给小孩的钱。这个传统在中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从有了过年的习俗,“压岁钱”这一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在经历了如此繁杂的朝代变迁,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之后,全世界仍然有超过4/5的华人保留着这一古老的习俗。由此,我们便不难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了。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一习俗时至今日仍兴盛不衰的原因:一,“压岁钱”是长辈给孩子们的日常零花钱。孩子们自身是无法创造财富的,作为他们的长辈,给他们一些零用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人最大的节日春节。二,是家长亲朋对子女以示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手法,许多企业现在也采取这种做法,比如在年底给员工发红包,或者鼓鼓的年底分红。发钱者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仁慈、善良,而得钱者也由于欲望的满足更是喜上眉梢。三,亲朋之间通过互送红包来增进彼此的友谊。一封封装着崭新钞票的红包来来往往地穿梭中编织着一张张无声的人情关系网。四,就像过节要吃饺子一样,给“压岁钱”已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过年的文化。如果不给“压岁钱”,那过的肯定就不是春节了。
如果事情真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倒可不必担心。可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就在“压岁钱”给孩子带来愉快,大人带来欣慰的同时,同样给我们的子女带来了挥霍、奢侈的恶习和相互攀比的风气,严重的话甚至会扭曲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变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而这些负面的影响正是大多数做家长所担忧的问题。如果因为这些问题,家长们或者不给孩子们“压岁钱”,或者只是做个样子,“压岁钱”照拿,但要由家长管理的话,那么,孩子们可就要不幸了!他们准会由于家长的专制作风而产生抵制情绪;由于长辈们的不信任而学会撒谎;由于父母的因噎废食而丧失独立理财的本领;由于将他们对金钱的自然欲望的压制而爆发出对金钱更加强烈的向往……
好了,不说了。我想这些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若因为担心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而对这一传统习俗采取全盘否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那么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压岁钱”呢?不妨来听听先师培根的观点:在子女小时不应对他们过于苛吝,否则会使他们变得卑贱,甚至投机取巧,以致堕入下流,即使后来有了财富时也不会正当利用,聪明的父母对子女在管理上是严格的,而在用钱上则不妨略为宽松,这常常是有好效果的。
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绝对没有听说过某公司因为过年而给员工发红包而导致他们产生挥霍等恶习吧?很明显,问题不在“压岁钱”身上,而是家长能否正确的教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