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是人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群之一,可如今,这一切都在悄悄改变着。随着高层住宅的日益增多,邻里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似乎司空见惯了。日前某市场策划有限公司就现代人的邻里关系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竟有六成多的现代人不与邻居往来。那么是什么拉开了邻里之间彼此的距离呢?人们对这种形同陌路的邻里关系怎么看待呢?
据了解,近日某市场策划有限公司就现代人的邻里关系,对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武汉6地的1821户普通家庭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44%的人不知道邻居的名字,63.3%的人和邻居不相往来。而在和邻居有往来的36.7%中,只有10%会经常来往,而有73.3%则很少来往。另据北京市的一份社情调查报告统计,35岁以下青年人中,熟悉自己所有邻居的只占18%;只熟悉个别或者只是点头之交的占41.2%;都认识但都属于点头之交的占20.8%。
常听人说起这样一个笑话:某夫妇的套间里堆满了行李、包裹、家具和盒子,屋子乱糟糟的。这时一位称是住在隔壁的中年妇女站在门外,说道:“我是来欢迎你们搬到这儿的,要知道在这个城市有些地方邻居相处不太友好,有些居民楼里邻居之间不来往,就连隔壁、人家都不认识。可是在我们这幢楼里,大家都非常友好、和睦,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快快乐乐。我相信你们会在这儿住得愉快的。”夫妇俩莫名其妙地相互看了一眼,很惊讶地对中年妇女说:“可是,我们不是新搬来的,我们在这住了已经两年了,明天我们就要搬家了。”
这个笑话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邻里关系淡漠的现象。有人形容现代城市的人们生活在一种“水泥森林”中,在那些钢筋水泥所构筑起来的看似安全舒适的堡垒里面,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距离被钢筋、水泥隔开,越来越远了。同楼相住不知邻者为谁的“相见不相识”已被人们看作正常现象而在无形中接受和默认了。
家住北京宣武区菜市口南大街平原里小区的胡大妈说:“现在邻居之间来往少了,遇到点什么难事几乎全得靠自己了,根本没法指望别人。”今年60岁的胡大妈,是真正体味过大杂院、四合院那种邻里亲情的那代人。她说,当时日子虽然很苦,但街坊邻居彼此都很友爱很热心,就像一家人似的,来了客人互相照应一下,谁家做了点好吃的,总不忘给邻居家也尝尝鲜。可现在出门碰面点个头,就已经算不错的了。一次胡大妈的脚不小心给扭了一下,肿了,当时电梯正在维修,她便一拐一拐走走停停地爬上楼,手里还拎着一包重东西,很费劲。胡大妈说她当时特别希望有个人能搭把手儿,可看着上上下下的人,没有一个人停下来问问。等胡大妈回了家,发现连小腿处都已经肿得老高了。胡大妈说幸好这还不是个急事,要真遇上急事,她找谁帮忙去?
前年在广安门大街买了房子的赵义先生告诉记者说,邻里关系冷淡,有时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邻居们上班、下班、休息的时间互不协调,平时谁也不会主动敲一敲对方的门。他说他到现在还不知道一墙之隔的邻居姓什么叫什么在哪儿工作。一次他想询问管道维修的电话,一邻居居然随口嘣出了一句“打114查”,就径直关上了防盗门,令他哭笑不得。赵义认为,保持一定距离可以理解,但同住一栋楼,彼此间长期如此隔阂,并非好事。不但邻里之间少了一点温情,而且也不利于自身的安全。要遇到小偷行窃之类的事,光靠物业保安恐怕不是个事,邻里之间相互照应着,来个“双保险”该多好。
邻里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近在咫尺不相识”的现状呢?有人认为是生活方式改变所致,有人认为是人情淡化造成,有人认为是出于治安防范需要,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和生活习惯问题。
社会学家周教授分析指出,一是因为人们住房的改变。原来是弄堂胡同,一开门就可以见到邻居,而如今是高楼大厦,独门独户,难得见一面;原来单位分房,大家在外是同事,在家是邻居,而如今都是商品房,天南地北谁也不认识谁。二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人们着力为生计和发展奋斗,似乎无暇关注别人,邻里亲情关系渐渐淡漠,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三是因为人们观念的改变。现代人的隐私观念和独立意识不断加强,许多人不愿意多管别人的闲事,也不愿意自己的事被邻居知道太多,主动和别人搭讪可能会被人误会是窥探别人的隐私。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邻里关系实际上是居住条件改变下的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一味强调某种氛围显然有点不实际。
那么通过什么来拉近、缩小这个距离呢?在采访中不少人向记者提出,认为由小区物业或居委会组织社区活动不失为一个尝试。这样的社区活动将有助于人们从认识到熟识,从视而不见到互相帮助,有助于住户之间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距离。不过不管是什么活动,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把自己融入群体之中,这样同住一楼,彼此融洽相处,才会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