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社会用语失范现象举隅

2001-05-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是在有同等意义与作用的词语可用的情况下,生造其他人谁也不用的词语。

二是读错了音,写错了字,用错了意思。例如,将“锲(qiè)而不舍”念成“锲(qì)”、把“备尝”“费劲”“幡然醒悟”写作“倍尝”“废劲”“翻然醒悟”等。

三是不顾表达上的需要,无视汉语使用习惯及民族文化心理,夹用外文过多过滥,对不为人所熟悉的外文术语不加注解。例如,“大学里最update”、“跳到最Hi”等。

四是日成风气的文法不通,逻辑不对。例如,“莘莘学子们”在已指代多数的词语后面加用“们”实属多余。

五是带有殖民、封建、色情、庸俗、低级趣味等不健康色彩的用词用语时有出现,广告、商标、招牌中尤甚。

六是表达不当。例如“上车下车老人悠着”。

七是任意使用尚未约定俗成的简缩词语。例如,“家轿”(家庭用轿车)等等。

(《北京日报》2001.5.1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