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年轻时的骨量峰值及此后的骨丢失率,而家系调查表明,骨量峰值明显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且多种基因与骨密度相关;生活方式(如光照、活动量、负重情况、钙的摄入量、饮食习惯、有无烟酒嗜好)等环境因素,也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关联。
研究人员发现,迄今各种干预措施仅能使纤细的骨小梁增粗、小的穿孔得以修补,尚不能使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因此提出,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预防应开始于儿童时期,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营养及适量的负重运动,使得骨库充实,在年轻时达到最佳骨峰值。研究人员还发现,单纯补充钙剂只有轻微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坚持运动、加强骨骼和肌肉的锻炼,是有效的重要防治手段;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保证足量钙的摄入和适量光照,是基础的、辅助的措施。(《光明日报》2001.6.5范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