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萱折射国学大师的遗泽

2001-08-0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年前,我捧读过陈寅恪的史学名著《柳如是别传》,深深折服于作者学问之博大精深,考证和论述的缜密与深透。忘了我是从哪里读到这位1945年55岁开始双目失明的大师竟是在助手的帮助下,完成了包括《柳如是别传》在内的一系列史学经典著作的。后来读到陆键东的那本畅销书《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我才认识了黄萱,由此内心充满了敬意。

黄萱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黄奕住的女儿。生长在鼓浪屿的黄萱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念过小学、女子师范学校。后来,她父亲为她专设家庭教育,一批名儒硕彦先后为她讲授中国古典经书和诗词知识,教她英文和钢琴。

1951年,因为夫君周寿恺应聘到岭南大学医学院担任院长,时年40岁的黄萱也来到广州。当时,陈寅恪正好在岭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因为教学和著述工作的需要,在众多的人才当中,出人意料地选聘黄萱担任他的兼任助教。几十年以后人们才知道,陈寅恪特别看重家庭背景,认定只有世家出身的人才具备他所欣赏的素质。可以想像,在这位1926年起就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被誉为“教授之教授”的文化大师手下做事,绝对不轻松,何况大师“脾气怪”。但黄萱以其勤奋和任劳任怨的美德赢得了大师的满意。她能根据大师的需要准确地从浩瀚的书海找到某一句话的出处,也能紧跟大师的思路忠实地记录其口述的论说,而且反复修改。在黄萱的帮助下,13年间,大师相继写成了《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元白诗笺证稿》等近一百万字的著作。黄萱的名字也在陈寅恪的著作中出现,为学者和读者所知。

曾几何时,大师陈寅恪的学术和人格已经再次为世人所瞩目,尚在人间的黄萱自然也就成了大家关心的对象。然而晚年隐居鼓浪屿的黄萱总是谦逊地避开这个主题,甚至婉言拒绝所有善意或无聊的造访。后来,她不止一次对我惋惜地说,陈寅恪先生是用错人了,换个别的助手,他的成果还会更多更好。这个谦逊恬淡的老人于今年5月8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厦门日报》2001.7.27何丙仲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