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从家族传统上看,我们家搞教育的倒是大有人在。我的祖父是《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的主要创办人,父亲留学回来也在大学当过秘书长。可我幼年属于“大逆不道”一类,曾经因为用弹弓误伤了训导主任被辅仁中学开除,后被父亲煞费苦心地送进天津租界内洋人办的圣路易中学。我在那儿总算收了心,学习成绩甚至破过纪录,可偏偏又迷上了戏剧表演,毕业时铁心要读清华大学外文系,就因为那里有曹禺、张骏祥那样的戏剧界名人。
像我这样不读科班、走旁门别道进入文化艺术界的人是挺多的。这其实不是什么坏事。搞艺术这行要不断地标新立异,在创新中发展。而这种创造力首先源于特殊的兴趣爱好和某种天赋,而不是艺术出身。艺术素质、鉴赏力、雅和俗的气质都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各科知识修养的长期积累中“长”出来的。(《光明日报》200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