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明末清初北京何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

2001-12-1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601年1月,当身穿中国衣裳的利玛窦及其几名随从,悄悄地走进了朝阳门以后,已经200多年没有一个外国人获得在京居住权的帝国的都城开始成为中国(除澳门外)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数以百计的西方人来到这里生活,死后又安葬在这里。大量的西方图书在这里翻译出版。这一景况,一直延续了两个世纪。

究其原因,一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采取了“适应政策”。此前,已有耶稣会士发现只有个别地方(如澳门)的极少数中国人成为天主教徒,原因在于耶稣会的做法是不被中国的文化所接受的,例如,要入耶稣会的中国人必须改用一个完完全全的葡萄牙名字,必须穿着葡萄牙人的衣裳。因而,这种做法,应该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传教士的“中国化”。利玛窦又认为,要想在中国成功地传播“福音”,非要争取到最高统治者的批准不可。于是他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一步步接近北京。

二是内部原因,即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和皇室对部分西方技术和精通西方文化的人才的需求。这种需要主要集中在观天和修历、造炮、绘图、皇室服务(如维修钟表、制造望远镜镜片、治病等)等领域。其中观天和修历成了明清两代王朝利用西方科学知识和传教士的最重要的领域,清朝时,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掌印官。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主管钦天监的洋人官员。此后,一大批耶稣会士先后主持钦天监。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批已睁开眼睛看世界、思想开明、勇于进取的中国文人和官员,他们唾弃了空虚不实的理论,转而尊崇经世致用的实学,因而很容易便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和科学技术。(《光明日报》2001.12.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