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大学是由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作为经费开办的,而在当年促成此事的人是梁诚。
出生于广州富商家庭的梁诚自幼好学上进,未满12岁便在家庭的资助下考取第四批留美学生,前往美国菲力学院就读。
光绪七年,梁诚尚未毕业就被召回国。起初在总理衙门做事,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那时正是大清国最腐朽孱弱的年代。弱国的外交就是一味的割地求和、赔款道歉,所以那时的中国外交官几乎是个耻辱的行当。但梁诚在执行公务时,仍坚持以一己之力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1905年,梁诚得知庚子赔款超过了应付数额后,立即向美国当局提出退款要求。美国想耍赖,但梁诚据理力争反复交涉,并发动舆论支持。1907年,梁诚得知罗斯福总统要参加洁姆司博览会,于是便想办法参加了。他当面向罗斯福提出了退款要求,结果得到了罗斯福的应允。随后,梁诚反复和美国政府谈判,核实退款金额,终于迫使美国退回多收的2792万美元。
梁诚深感落后必然挨打的痛苦,因此他和外交部秘密商议,建议将退款用于兴学育才。美国的朝野人士也希望退款能用于支持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因此清政府用此款于1909年设立游美学务处,派遣学生赴美留学,1911年设立清华留美预科学校。1928年此学校更名为清华大学。
(《羊城晚报》2002.2.27林干文)